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件
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 清 翟灏 通俗编·饮食:“其猪、羊头、蹄、肝、肺则称四件。”
《漢語大詞典》:冻芋(凍芋)
指芋艿。因成熟较晚,常于冬天食用,故称。 唐 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 宋 陆游 《岁暮》诗:“冻芋浊醪邀里巷,昏烟湿雪暗郊墟。”
《漢語大詞典》:苹蘩(蘋蘩)
(1).苹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左传·隐公三年:“苹蘩蕰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晋 左思 《蜀都赋》:“杂以藴藻,糅以苹蘩。”
(2).泛指祭品。 唐 杜牧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之二:“月落清 湘 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苹蘩。” 清 方文 《宋遗民咏·方韶卿凤》:“葬之乃祖侧,岁时荐苹蘩。”
(3).诗·召南《采苹》《采蘩》篇。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后以“苹蘩”借指能遵祭祀之仪或妇职等。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始协德於苹蘩兮,终配祇而表命。”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 赵氏五娘 ﹞德性幽閒,儘可寄苹蘩之托。”《平山冷燕》第二回:“闺中弱女,职在苹蘩,安敢越礼延师以炫名。”
《國語辭典》:海菜  拼音:hǎi cài
海带、海苔、裙带菜等可供食用的海中植物。
《國語辭典》:吃不得  拼音:chī bù de
1.不堪食用。如:「这道菜辣到吃不得。」
2.不可食。如:「河豚若处理不好则吃不得。」
3.忍受不了。如:「他吃不得苦。」
《国语辞典》:饮用(饮用)  拼音:yǐn yòng
喝、食用。如:「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水容易致病。」
分类:饮用食用
《漢語大詞典》:菜人
旧时荒年有食人肉现象,市场上出卖的供食用的人,谓之“菜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盖前 崇禎 末, 河南 、 山东 大旱蝗,草根树皮皆尽,乃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
《漢語大詞典》:五净
(1).佛教语。谓色界四禅天中已证小乘不还果的圣者所生的“五净居天”。即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五浄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下:“寄华五浄,风日不萎。”
(2).佛教语。特许信众食用的五种肉食。即火净、刀净、爪净、蔫乾净、鸟啄净。见《毗奈耶杂事》卷三六。 明 徐渭 《设为鱼虾所洁》诗:“三戒严重杀,五浄肉亦权。”
《國語辭典》:过口(過口)  拼音:guò kǒu
下酒。《水浒传》第二七回:「大娘子,我从吃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也作「过酒」。
《國語辭典》:杏仁  拼音:xìng rén
蔷薇科「杏」或「山杏」乾燥种核中之种仁。扁圆略呈心脏形,味美,微苦,可炒食,亦可入药。也称为「杏核仁」、「杏核儿」。
《國語辭典》:食具  拼音:shí jù
1.饮食所用的器具。如:「他正在打点食具,麻烦您等一下。」《俚言解。卷二。仆憎》:「菽园杂记:『今人称暖熟食具为仆憎。』」
2.膳食已准备妥当。《仪礼。士相见礼》:「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
《国语辞典》:素筵  拼音:sù yán
蒙古陈列而不食用的供品。陈设于雍和宫中正殿唪经日佛前,本名「经筵」,康熙中改称为「供筵」,乾隆时改称为「素筵」。
《漢語大詞典》:食犬
供食用的狗。周礼·秋官·犬人“凡相犬、牵犬者属焉” 唐 贾公彦 疏:“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若田犬、吠犬,观其善恶;若食犬,观其肥瘦。”三才图会·鸟兽三·犬:“食犬,若今菜牛也。”
分類:供食食用
《漢語大詞典》:共具
(1).用以摆设酒食的器具。史记·荆燕世家:“ 田生 盛帷帐共具,譬如列侯。”汉书·食货志下:“及当驰道县,县治宫储,设共具,而望幸。”汉书·郊祀志上:“又置寿宫、北宫,张羽旗,设共具,以礼神君。”
(2).摆设酒食用具。汉书·疏广传:“ 广 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
《國語辭典》:蘑菇  拼音:mó gu
1.植物名。香蕈科香蕈属。多生于枯树干上之真菌,盖小柄大,质厚,味鲜美,可作食品,品目不一。也称为「摩姑」、「磨菇」、「蘑菰」。
2.比喻故意纠缠不清或拖延时间。如:「别蘑菇,我忙得很。」也作「摩姑」、「磨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