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黑山  拼音:dà hēi shān
山名。位于青海省境,为昆崙山的支脉。参见「巴颜喀喇山」条。
《国语辞典》:阿尔金山(阿尔金山)  拼音:ā ěr jīn shān
山脉名。在新疆东南部,东端绵延至甘肃、青海两省边界,为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界山。
《国语辞典》:柴达木河(柴达木河)  拼音:chái dá mù hé
河川名。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青海西南。源出札逊池,西北流,沿途纳入乌兰乌苏、布隆吉尔等河,汇为达布逊湖。为青海省最大的内陆河。
《国语辞典》:西宁毛(西宁毛)  拼音:xī níng máo
青海省所产的羊毛。集中在西宁后外运,称为「西宁毛」。纤维粗长,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光泽。
《国语辞典》:西宁市(西宁市)  拼音:xī níng shì
城市名。位于湟水南岸,为青海省省会,康藏公路的起点,是全省政治、交通和农业的中心,又为黄河流域进入青康藏高原的门户。西南的塔尔寺,是喇嘛教的圣地之一。
《国语辞典》:青海省  拼音:qīng hǎi shěng
省名。位居大陆西部地区。因省境东北部有中国大陆第一大咸水湖青海而得名。北有祁连山,南有巴颜喀喇山,西为柴达木盆地,面积约六十六万七千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二大省。省会为西宁市。人口稀少,居民多为藏人,亦有汉满蒙回各族居此。大部分地区气候乾燥寒冷,冬长夏短,多风少雨,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简称为「青」。
《漢語大詞典》:伏俟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青海湖 西岸 布哈河 河口附近。 隋 大业 五年于此置 西海郡 。魏书·吐谷浑传:“ 伏连筹 死,子 夸吕 立,始自号为可汗。居 伏俟城 ,在 青海 西十五里。”
《漢語大詞典》:各拉丹冬雪山
唐古拉山脉主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在青海省西南部。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典型角峰。海拔6621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长江源流沱沱河发源于其西南侧。
《漢語大詞典》:昌都县
在西藏自治区东部,邻接青海省,澜沧江上游扎曲与昂曲在境内汇合,川藏公路经过境内。旧名“察木多”,为西藏东部地区的重要城镇。人口7.5万(1993年)。古迹有绛巴林(昌都寺)、卡若遗址。
《国语辞典》: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拼音:chái dá mù pén dì
地名。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北部与东北部环绕著祁连山,西北部是阿尔金山,南部是昆崙山。东西长约八百五十公里,南北宽最长约二百五十公里。海拔高度介于二千六百到三千公尺间,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温带沙漠气候。盆地内沙漠、盐湖、咸水沼泽遍布。蒙古语「柴达木」即「盐泽」。有煤、石油、盐碱和石膏等矿产。境内日照长,资源丰足,有「聚宝盆」之称。
《漢語大詞典》:柏海
古湖泊名。近 黄河 源。即今 青海 鄂陵湖 或 札陵湖 。 唐 贞观 十五年(公元641年), 文成公主 和亲 吐蕃 , 松赞干布 到此亲迎。新唐书·吐蕃传上:“﹝ 贞观 ﹞十五年,妻以宗女 文成公主 ,詔 江夏王 道宗 持节护送,筑馆 河源王 之国。 弄赞 率兵次 柏海 亲迎,见 道宗 ,执婿礼恭甚。”
《漢語大詞典》:办事大臣
官名。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设有办事大臣,掌理当地军政及宗教事务。
《漢語大詞典》:青堂城
即 青唐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西宁市 。原名 鄯州 。地处 青海 东部, 北宋 时, 吐蕃 支系 唃厮啰 部强盛,首领 唃厮啰 于 景佑 元年在此称主建都,更名 青唐城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唃廝囉 妻 李氏 , 立遵 之女也,生二子,曰 瞎氊 、 磨氊角 …… 瞎氊 居 河州 , 磨氊角 居 邈川 。 唃廝囉 往来居 青堂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