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俗谚俚语(俗谚俚语)  拼音:sú yàn lǐ yǔ
流传于地方的通俗语词。如:「俗谚俚语是人类累积了长期的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智慧。」
《国语辞典》:直语补證(直语补證)  拼音:zhí yǔ bǔ zhèng
书名。清。梁同书撰。为蒐集日常通俗用语,徵引经史杂说汇编而成的书。此书系根据清翟灏所撰《通俗编》而补其所遗,或举同一词语而引用不同的材料,以补《通俗编》不足。
《国语辞典》:制服警察  拼音:zhì fú jǐng chá
制服警察是相对于便服警察的通俗话。泛指依规定每天穿著警察制服出勤的警察。
《国语辞典》:白话小说(白话小说)  拼音:bái huà xiǎo shuō
用通俗语体所写成的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国语辞典》:大众文学(大众文学)  拼音:dà zhòng wén xué
为一般大众所欣赏、接受较为通俗的文学作品。
《国语辞典》:小歌剧(小歌剧)  拼音:xiǎo gē jù
一种小型的歌舞剧。一般以通俗的歌舞、生动的台辞,和轻松、活泼的方式来娱乐观众,西元一八五○年由法国最先倡导。
《漢語大詞典》:覆窠体(覆窠體)
旧时对不拘韵律的通俗诗的戏称。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覆巢俳体打油钉铰:“太平广记有仙人 伊周昌 ,号 尹风子 ,有《题茶陵县》诗云:‘ 茶陵 一道好长街,两边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鎚芒织草鞋。’时谓之‘覆窠体’。 江 南呼浅俗之词曰‘覆窠’,犹今云‘打油’也。 杜公 谓之‘俳谐体’。”参见“ 覆窠谈 ”。
《漢語大詞典》:覆窠谈(覆窠談)
指轻薄浅俗的言语。 宋 曾慥 类说·拾遗类总:“ 江 南谓轻薄言语为覆窠谈。”亦省作“ 覆窠 ”。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险諢覆窠,犹 曼倩 之口谐, 少孺 之詼笑也。”
《漢語大詞典》:樊梨花
通俗小说《薛丁山征西》、戏曲《姑嫂英雄》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位巾帼英雄。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七:“要充分地发动她们,继续鼓劲,不能落后,要学 穆桂英 挂帅,像 樊梨花 征西。”
《國語辭典》:搳拳  拼音:huá quán
猜拳,以手出数目决定胜负,饮酒时常以此助兴。《红楼梦》第七五回:「贾珍因命佩凤等四个人也都入席,下面一溜坐下,猜枚搳拳。」也称为「拇战」、「豁拳」、「划拳」、「猜拳」。
《國語辭典》:德胜头回(德勝頭迴)  拼音:dé shèng tóu huí
宋元时说书的人开讲前说个小故事,以导入正文的话题。《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德胜头回。」也称为「笑耍头回」。
《漢語大詞典》:大白话
通俗的语句,有时喻指无聊或无意义的话。例如:这篇小说都是大白话,乏味的很。
《漢語大詞典》:大众哲学
艾思奇著。1934年至1935年在《读书生活》连载,1936年出版单行本。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物,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收入《艾思奇文集》
《國語辭典》:东野巴人(東野巴人)  拼音:dōng yě bā rén
俚俗的歌曲。参见「下里巴人」条。《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
《漢語大詞典》:墙头诗(牆頭詩)
一种宣传性的通俗短诗。多张贴在公开场所墙头,故称。
《漢語大詞典》:畲太君
通俗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北宋名将老令公杨继业之妻。诸子殉国后,她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抵御西夏侵略。后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