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繁苛
繁重而苛刻。亦指繁苛的政令赋役。北史·宇文神庆传:“ 天元 质无积德,其相貌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色,以吾观之,殆将不久。”明史·忠义传七·金毓峒:“又请涣发德音,自十五年始,蠲除繁苛,与海内更新。” 清 顾炎武 《复迟明府书》:“燠休疾苦,起积困於期月之间,蠲省繁苛,出大力於艰难之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一节:“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被繁苛的摊派困扰,全国许多城镇接连掀起抗捐罢市的斗争。”
《漢語大詞典》:科格
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陈书·宣帝纪》:“爟烽未息,役赋兼劳,文吏姦贪,妄动科格。”
《漢語大詞典》:均人
(1).古代的官名。周礼·地官·均人:“均人掌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职,均人民牛马车輦之力政。” 孙诒让 正义:“案均人掌均乡遂公邑之地事,与土均掌均邦国都鄙之地事,职掌内外远近,互相备也。”
(2).泛指掌管土地赋役的地方官员。《南齐书·高帝纪上》:“北鄙黔黎,奄坠涂炭,均人废职,边师告警。”
《國語辭典》:黄册(黃冊)  拼音:huáng cè
户口册籍。《续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知县掌一县之政,凡赋役、岁会、实征、十年造黄册。」《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总论》:「编审之时有二,一在十年大造,将钱粮、户口攒造黄册,进呈御览。」
《漢語大詞典》:器制
管子中指寓赋役于农田的制度。管子·乘马:“方六里,为一乘之地也。一乘者,四马也。一马,其甲七,其蔽五。一乘,其甲二十有八,其蔽二十,白徒三十人奉车两。器制也。”
《漢語大詞典》:马户(馬户)
(1).封建时代以养官马作为赋役的民户。 清 黄宗羲 《王讷如使君传》:“以富民充马户,走死者即令其偿。” 清 蒲松龄 《三月谕文》:“诸如官农解差……马户、里递、杂派、津贴等弊,俱已详明勒石禁革,已无復杂派之累矣。”
(2).指养有马驴等大牲畜的农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和工作队全体人员又都联络了不少的小户,这里头,也有个别的马户。”
《國語辭典》:诡寄(詭寄)  拼音:guǐ jì
设计进行假托付。《六部成语注解。户部》:「诡寄:官员贪婪,侵蚀公款,恐为查出,乃将其所侵蚀者,用诡计寄寓公用款项之中,以图朦胧蔽混也。」
《漢語大詞典》:复客(復客)
免除赋役的田客。三国志·吴志·潘璋传:“ 璋 妻居 建业 ,赐田宅、復客五十家。”
分類:免除赋役
《國語辭典》:租庸调(租庸調)  拼音:zū yōng diào
一种唐代赋税徭役的制度。以均田制为基础,丁男、中男授田一顷,每年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服劳役二十日,或若不服役,每日交绢三尺,称为「庸」;每户每年缴纳定额的丝、麻等物产,称为「调」。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破坏,此法遂为两税制所取代。
《漢語大詞典》:蠲纸(蠲紙)
(1). 唐 宋 时 杭州 、 温州 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临安 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 蠲糨纸 ”。一说 吴越 钱氏 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 宋 钱康公 《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 泽 上书言其敝, 明宗 下詔悉废户部蠲纸。”参见“ 蠲符 ”。
《漢語大詞典》:蠲符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户部有蠲符, 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
《漢語大詞典》:正役
(1). 明 代赋役制度之一。即里甲法。《德化县志·役法》:“国朝役制:一里十甲,挨次轮差。有正役,谓之里甲,有泛役,谓之均徭。正役,凡十家为甲,别推有产力者为之长,一里之地,为十甲者共一百一十家,循环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及出办上供物料。”《赤县新志》:“里,每十户甲首一名,岁轮一户应役,十年而周,谓之正役,谓之递年……旧例,止令输纳物料,供给差使而已。今则百凡官府所需,悉出於此。” 明 黄绾 明道篇卷四:“每岁正役轮该里长一人出官应役,管摄一里之事。”
(2).旧时兵役制之一。 民国 二十二年公布之兵役法规定:现役期满,退伍服正役。正役为期六年,在乡应赴规定之演习,战时动员召集之。
《漢語大詞典》:遮影
谓封建时代官宦依仗特权豁免赋役。《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你们都有一两顷地了,还待要多少?你家里有甚么秀才、乡宦遮影着差使哩?”
《漢語大詞典》:蠲恤(蠲卹)
免除赋役,赈济饥贫。 明 李东阳 《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君士常墓志铭》:“﹝ 李士常 ﹞上疏言 怀庆 诸府民父食子,兄食弟,骨肉亲党相噬死,徙十六七,虽蒙赦宥,宜大肆蠲卹,庶他变可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自后, 川 、 陕 、 湖北 屡年蠲卹,视此不悉书。”
《漢語大詞典》:蠲符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户部有蠲符, 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
《漢語大詞典》:役政
犹政役,赋役。政,通“ 征 ”。周礼·地官·闾胥:“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引之 云:“役政即政役, 杜子春 读政为征,是也。”
指有关兵役之政务。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前一任县长正是为了壮丁问题被撤职的,而新县长一上任便宣称他要扫除役政上的种种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