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死诸葛能走生仲达(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三国 时 蜀 军主帅 诸葛亮 病死军中。 蜀 将 姜维 等遵 亮 遗命,秘不发丧,缓缓退军。 魏 军主帅 司马懿 ( 仲达 )率军追击,却见 蜀 军帅旗飘扬, 孔明 纶巾羽扇,端坐车中(实乃木人)。 懿 恐中计,勒马逃回。百姓为之谚曰:“死 诸葛 能走生 仲达 。”见《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后用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傅尃 《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 诸葛 能走生 仲达 ’,千古奇事真堪诧。”
《國語辭典》:摇鹅毛扇(搖鵝毛扇)  拼音:yáo é máo shàn
相传三国蜀汉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戏剧上的军师也如是妆扮。故比喻出谋用策,运筹帷幄。如:「他的部属个个都是摇鹅毛扇的,我们怎么赢得了?」
《国语辞典》:兵书宝剑峡(兵书宝剑峡)  拼音:bīng shū bǎo jiàn xiá
长江三峡西陵峡的一部分。相传诸葛亮曾将兵书及宝剑藏于峡中,故称为「兵书宝剑峡」。长约五公里,沿途皆是悬崖绝壁。也称为「米仓峡」。
《国语辞典》:死诸葛走生仲达(死诸葛走生仲达)  拼音:sǐ zhū gé zǒu shēng zhòng dá
三国蜀国军师诸葛亮善谋略,晚年与司马懿对阵于渭南,病死军中,蜀军密不发丧,悄然退兵。司马懿忌惮诸葛亮而按兵不动。后知晓亮已身亡,欲领兵追赶时已经来不及了。百姓于是传言曰:「死诸葛走生仲达。」见《晋书。卷一。宣帝纪》。后用以比喻聪明的人,略施小计即能镇慑住他人。
《国语辞典》:既生瑜,何生亮  拼音:jì shēng yú,hé shēng liàng
(谚语)瑜,周瑜。亮,诸葛亮。周瑜年少得志,且机智过人,但每次计谋皆被诸葛亮识破,临死之际,感慨万千,遂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叹。后用以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如:「他一向以公司的业务王牌自诩,但自从小李进公司后,表现杰出,他常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国语辞典》:裨补阙漏(裨补阙漏)  拼音:bì bǔ quē lòu
有助于缺失的改善。如:「公司员工以后若能凡事先协调沟通,做好准备工作,必能裨补阙漏。」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也。」
《国语辞典》:澹泊明志  拼音:dàn bó míng zhì
语本三国蜀。诸葛亮〈诫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因以澹泊明志表恬静寡欲,志向高远。如:「他一生澹泊明志,不汲汲于名利,深为世人所敬佩。」
《国语辞典》:江米人  拼音:jiāng mǐ rén
用面团捏成的面人。相传三国时诸葛亮率兵平定南蛮,回朝途中,经过泸江,江面忽然波涛汹涌,孔明于是命人以米面塑成人形祭拜,众人才得以平安通行,后人便称为「江米人」。也称为「捏面人」。
《国语辞典》:去梯言  拼音:qù tī yán
汉末刘表之子刘琦密请诸葛亮为他出主意,诸葛亮先不肯说,直到两人上楼后,将梯子除去才开口。见《后汉书。卷七十四下。刘表传》。后谓极机密的话为「去梯言」。
《漢語大詞典》:布伍
部署军队。 明 杨慎 《新都县八阵图记》:“盖侯从先主伐 吴 ,防守江路、行营布伍之遗制也。”按,侯,指 诸葛亮 。
《國語辭典》:初出茅庐(初出茅廬)  拼音:chū chū máo lú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竭诚聘请诸葛亮协助其兴复汉室。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操的军队。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那署院一听他问这两句话,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庐,不懂得甚么。」《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庐,于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见所未见,听了这个,甚是希奇。」
《漢語大詞典》:七纵七禽(七縱七禽)
亦作“ 七纵七擒 ”。 相传 三国 时 诸葛亮 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 孟获 ,又七次释放,终于使 孟获 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 亮 至南中,所在战捷。闻 孟获 者,为 夷 、 汉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 获 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秖如此,即定易胜耳。’ 亮 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 亮 犹遣 获 。 获 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后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唐 沈亚之 《省试策三道·第二问》:“众君子备详前志,多综流略,必有善师善战之术,七纵七擒之方。”《水浒传》第一一八回:“六韜三略曾闻,七纵七擒曾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待彼三战三北餘,试我七纵七擒计。”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授桴作气,有七纵之能;孤剑无前,当万人之敌。”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四:“藏拙无三窟,谈禪剧七禽。” 史容 注:“谈禪问答之间,譬若 孔明 之於 孟获 七纵七禽也。”
《漢語大詞典》:南阳三葛(南陽三葛)
指 三国 时 南阳 诸葛瑾 、 诸葛亮 、 诸葛诞 三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何妨。但 南阳 三 葛 ,君得其龙,区区者又何足道。” 吕湛恩 注:“《世説》:‘ 诸葛瑾 与弟 亮 ,从弟 诞 ,并有盛名,各事一国。人谓 蜀 得其龙, 吴 得其虎, 魏 得其狗。’”
《漢語大詞典》:三请诸葛亮(三請諸葛亮)
东汉 末, 诸葛亮 隐居 隆中 , 刘备 往访三次,请其佐己。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以“三请诸葛亮”喻再三敦请或请人之难。 柳杞 《好年胜景》:“ 四喜 讲完一段长长的过去,叹息着说:‘请我妈下山,比三请 诸葛亮 还困难咧。’”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