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吐言
(1).说话。 汉 王充 论衡·问孔:“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2).指所说的话或所作文字。孔丛子·答问:“吾谓圣人之知,必见未形之前,功垂於身后;立教而戾夫弗犯,吐言而辩士不破也。”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送何黼侯之任阶州》诗之四:“赠我龙马篇,吐言如霓虹。” 章炳麟 《校文士》:“先 戴 句股割圜记,吐言成典,近古之所未有。”
《國語辭典》:白话(白話)  拼音:bái huà
1.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相对于文言文而言。《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往往一本书被翻译了出来,白话不像白话,文理不成文理。」
2.无关紧要的事。《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王三老正在门首,同几个老人家閒坐白话。」
3.没有根据的话。《红楼梦》第五七回:「你又说白话。苏州虽是原籍,因没了姑父姑母,无人照看才就来的。明年回去找谁?可见是扯谎。」
《國語辭典》:说白(說白)  拼音:shuō bái
戏曲、歌唱中的道白。如:「这出戏里的说白很生动。」
《國語辭典》:啭喉(囀喉)  拼音:zhuǎn hóu
善转折的喉音。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昭曰:『欲请表弟歌。』坐中又笑。及啭喉一发,乐人皆大惊,曰:『此必李八郎也。』」
《國語辭典》:动口(動口)  拼音:dòng kǒu
开口说话。如:「君子动口不动手。」
《漢語大詞典》:设言(設言)
(1).假设的话。韩非子·南面:“人臣为主设事,而恐其非也,则先出説设言曰:‘议是事者,妬事者也。’” 梁启雄 解:“假设的话。”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宋 朱熹 集传:“此皆设言,以见欲其死亡之甚也。”
(2).立言;说话。《淮南子·原道训》:“昔 舜 耕於 歷山 ,朞年而田者争处墝埆……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於心,而化驰若神。”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隐诀〉序》:“真人立象垂训,本不为朦狡设言,故每标通衢而恒略曲径。” 宋 宋祁 《杨太尉墓志铭》:“ 庆历 二年, 契丹 閫,差人来请,设言造端,谋寒先盟。”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漢語大詞典》:说语(説語)
说话。红楼梦第七六回:“众人不禁伤感,--忙转身陪笑説语解释。”
令人喜悦之语,动听之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故议者,宜言;説者,説语;传者,转师;注者,主解。” 范文澜 注:“説,即悦懌之悦;悦语,谓悦懌之语。”
《漢語大詞典》:言调(言調)
言辞合适。《孔子家语·入官》:“言调説和,则民不变。” 王肃 注:“调,适也。言适於事,説和於民,则不变。”
指说话。 萧红 《生死场》四:“只留下妇人们在一起,她们言调更无边际了!”
《國語辭典》:讲话(講話)  拼音:jiǎng huà
1.说话、谈话。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2.一种各篇完整独立,但主题相同的著作。通常是某人的演讲稿或授课底稿。如:「文学讲话」。
《國語辭典》:说嘴(說嘴)  拼音:shuō zuǐ
1.自誇。《水浒传》第二九回:「我却不是说嘴。凭著我胸中本事,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西游记》第四二回:「你这猴头只会说嘴!瓶儿,你也拿不动,怎么去降妖缚怪?」也作「说口」。
2.胡言乱语。《金瓶梅》第四六回:「贼奴才还要说嘴哩!我可不这里闲著,和你犯牙儿哩!」
《國語辭典》:把话(把話)  拼音:bǎ huà
说话。《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七出》:「只怕哥哥把话不准,迷恋著红裙。」
《國語辭典》:吱声(吱聲)  拼音:zhī shēng
北方方言。指吭声、说话。或读为ㄗ ㄕㄥ zī shēng。
分類:做声说话
《国语辞典》:按著三板一眼  拼音:àn zhe sān bǎn yī yǎn
比喻说话或行事有板有眼,井然有序。《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他活了这样大年纪,从不曾照今日这等按著三板一眼的说过话。」
《漢語大詞典》:哼气(哼氣)
出声;说话。 沙汀 《风浪》:“快少插些嘴吧,这两三天晚上,连社干部都不敢哼气啊!”
分類:出声说话
《漢語大詞典》:摆话(擺話)
说话。《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丫头学説,两箇説了一夜话,説他爹怎跪着上房的叫妈妈,上房的又怎的声唤摆话的。”
分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