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解道  拼音:jiě dào
1.理解、知道。宋。叶梦得 永遇乐。蘋芷芳洲词:「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杀生报主意如何?解道功成万骨枯?试听沙场风雨夜,冤魂相唤觅头颅。」
2.会咏。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宋。苏轼〈送张嘉州〉诗:「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國語辭典》:告劳(告勞)  拼音:gào láo
向别人表示自己的劳苦。如:「这是我应该做的,不敢告劳。」
《國語辭典》:陈诉(陳訴)  拼音:chén sù
陈述、述说。《南史。卷六九。沈炯传》:「奏讫,其夜梦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西游记》第三一回:「那大圣按落祥光,径转碗子山波月洞,寻出公主,将那思凡下界收妖的言语正然陈诉。」
《漢語大詞典》:陈辞(陳辭)
(1).发布命令。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2).发表言论,诉说。国语·晋语八:“臣尝陈辞矣,心以守志,辞以行之,所以事君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 宋 陈亮 《祭金伯清父文》:“念归怨之何所,矢陈辞之靡他。” 清 唐孙华 《石鼓歌》:“陈辞纪事铺鉅藻,追匹《雅》《颂》非 齐 謳。”
《國語辭典》:上诉(上訴)  拼音:shàng sù
1.向神明、官府、上级陈述。汉。班固 东都赋:「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2.法律上指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而向上一级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改判。
《漢語大詞典》:告哀
(1).诉说痛苦哀伤。《诗·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郑玄 笺:“告哀,言劳病而愬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仲舒 专儒, 子长 纯史,而丽縟成文,亦诗人之告哀焉。”
(2).乞求可怜;请求疼爱。《中国歌谣资料·牵牛花》:“张家去求情,李家去告哀。” 沙汀 《丁跛公》:“待到后来,就是两三个时常跟父亲登茶馆的孩子,一望见他那老是半张开着,留神着什么似的阔嘴,也会做出一种告哀的神情,用乳声哼道:‘您,老,人家,怎么咯……’”
(3).报丧。周书·赫连达传:“及 岳 为 侯莫陈悦 所害……﹝ 达 曰﹞‘ 达 请轻骑告哀。’” 唐 于鹄 《哭王都护》诗:“告哀乡路远,助葬戍城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安南纳款:“又七年而 惟潭 死,子 惟新 袭位,不告哀,不入贡,亦不请封,詔命詰责之。”
《國語辭典》:自诉(自訴)  拼音:zì sù
我国刑事诉讼的方式分为公诉与自诉。「自诉」指犯罪被害人对于涉及直接侵害个人法益之罪,得向法院所提起诉讼;犯罪被害人为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亲或配偶为之。提起自诉,须委任律师行之。
《漢語大詞典》:称冤(稱冤)
诉说冤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二:“ 王少林 之为 郿县 也,路逕此亭,亭长曰:‘亭凶杀人。’ 少林 曰:‘仁胜凶邪,何鬼敢忤。’遂宿,夜中闻女子称寃之声。”
《国语辞典》:说处(说处)  拼音:shuō chù
1.可作为理据的话。如:「我自有说处。」
2.适合诉说的地方。《西游记》第三七回:「奈何左右人众,不是说处。」
《漢語大詞典》:声泪(聲淚)
边诉说边哭泣。魏书·冯诞传:“夜至 诞 薨所,抚尸哀慟,若丧至戚,达旦声泪不絶。”
分類:诉说哭泣
《國語辭典》:泣诉(泣訴)  拼音:qì sù
哭著诉说、控诉。如:「箫声悠扬,彷佛在泣诉一段凄美的故事。」「受害者泣诉著凶手的罪行。」宋。沈作哲《寓简》卷一○:「明皇时,番胡入见,伶人讥其貌,不能堪,相与泣诉于上前。」
《國語辭典》:哀诉(哀訴)  拼音:āi sù
哀伤的哭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南丧哭,时有哀诉之言耳。」唐。杜甫〈瘦马行〉:「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分類:悲伤诉说
《國語辭典》:晓畅(曉暢)  拼音:xiǎo chàng
1.明白、了解得很透澈。《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形容文笔流畅。如:「此篇文章行文晓畅,寓意深远。」
《國語辭典》:诉冤(訴冤)  拼音:sù yuān
对人陈述自己所受的冤屈。唐。刘长卿〈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去国空回首,怀贤欲诉冤。」《红楼梦》第六○回:「夏婆子听了,又气又怕,便欲去找艾官问他,又要往探春前去诉冤。」
《漢語大詞典》:告匮(告匱)
(1).宣告匮乏。明史·王杲传:“时国储告匱,诸边请增餉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 李文进 请议广储蓄。”
(2).诉说用度缺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普免天下租税漕粮:“御膳房日用五十金,上屡加核减,至末年岁用仅二万餘金,近侍虽告匱,不顾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倾盖之士与之告匱者,即解囊与之,毫无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