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邦老  拼音:bāng lǎo
古代戏剧中的角色名称。专演盗贼恶人。清。焦循《剧说》卷一:「末、旦、净、丑之外,又有孤、徕儿、孛老、邦老、卜儿等目。……邦老之称,一为合汗衫之陈虎,一为盆儿鬼之盆罐赵,一为朱砂担之铁幡竿白正,皆杀人贼,皆以净扮之,然则邦老者盖恶人之目也。」
《國語辭典》:徕人(倈人)  拼音:lái rén
元剧中扮演小童的角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正末扮骑马引来徕上开)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
《國語辭典》:小末  拼音:xiǎo mò
1.细小而卑微的。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一折:「嫂嫂你是个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元。朱庭玉〈梁州第七。腹内包藏锦绣套。么〉:「虽是个女流辈,然住在花街柳陌,小末的谁及。」
2.在戏剧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唤小末科云)春郎孩儿,你近前来,我有句话与你说。」也称为「小末尼」。
《漢語大詞典》:装外(裝外)
宋 金 杂剧院本中扮演男子的副角色。《水浒传》第八二回:“头一个装外的黑漆幞头,有如明镜。”
《国语辞典》:青衫子  拼音:qīng shān zi
国剧中年轻的女性角色。《负曝闲谈》第二十九回:「先生在门外拉动胡琴,顺林唱了一折桑园会的青衫子。」
《國語辭典》:黑脸(黑臉)  拼音:hēi liǎn
1.本为戏剧角色中,黑头所钩的脸谱。因其代表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点的男性人物,故多用来比喻刚正不阿或严厉的人。如:「不能光宠孩子,总得有一个人扮黑脸啊!」
2.黝黑的面孔。《西游记》第一八回:「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三国演义》第七七回:「普静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
《國語辭典》:过场(過場)  拼音:guò cháng
1.戏曲中在表演无关紧要,或贯串前后的情节时,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越舞台从另一侧下场。也称为「走过场」。
2.花样。如:「唯有你这ㄚ头过场特别多。」
《漢語大詞典》:下净
指 宋 杂剧、 金 院本中的副浄。此角色主要以滑稽的语言或动作引起观众笑乐。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一:“学诗者动輒言 唐 诗,便以为好。不思 唐 人有极恶劣者……又如‘莫将閒话当閒话,往往事从閒话生’;又如‘水牛浮鼻渡,沙鸟点头行’:此类皆下浄优人口中语。”
《漢語大詞典》:行角
内行角色。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他心里想,三爹有些地方的确是顽固,但在犁耙上还是这里数一数二的行角。”
分類:内行角色
《國語辭典》:装孤(裝孤)  拼音:zhuāng gū
宋元杂剧中扮演官员的角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水浒传》第八二回:「这五人引领著六十四回队舞优人,百二十名散做乐工,搬演杂剧,装孤打撺。」也作「妆孤」。
《國語辭典》:副末  拼音:fù mò
一种宋元时戏剧的角色。常与副净出现,专司开场或制造效果。《儒林外史》第一○回:「唱完三出头,副末执著戏单上来点戏。」
《國語辭典》:名角  拼音:míng jué
出名的戏剧演员。如:「这出戏码是由国剧名角担纲演出。」
《國語辭典》:戏头(戲頭)  拼音:xì tóu
宋戏剧男角色,相当于元杂剧中的「末」,今日国剧中的「生」。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四。故都宫殿》:「杂剧三甲:刘景长一甲八人,戏头李泉现,引戏吴兴佑。」
《國語辭典》:走过场(走過場)  拼音:zǒu guò cháng
1.戏曲表演中,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越舞台从另一侧下场。也称为「过场」。
2.比喻敷衍了事,做给别人看。如:「我一向反对走过场,只讲究形式的人。」
《国语辞典》:勾眉  拼音:gōu méi
勾勒、描绘国剧脸谱中的眉毛,通常用以表现角色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