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镌勒(鐫勒)
在金石上雕刻文字。多用于表彰人物的功业、事迹。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故精庐妄启,必穷鐫勒之盛。”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颜真卿 为 平原 太守,立三碑……其二碑求得旧文,买石鐫勒,树之郡门。”《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令 萧让 、 金大坚 鐫勒碑石,记叙其事。”
《國語辭典》:阐发(闡發)  拼音:chǎn fā
弘扬发挥。如:「这份月刊以阐发孔孟思想为宗旨。」
《漢語大詞典》:旌宠(旌寵)
表彰尊崇。后汉书·朱穆传:“﹝ 穆 ﹞守死善道,宜蒙旌宠。”
分類:表彰尊崇
《漢語大詞典》:旌奖
表彰奖赏。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况天下似此近上老臣甚少,不难旌奬。”《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里中将此事联名具呈,恳求旌奬。” 清 昭梿 啸亭续录·文臣射虎:“ 汉 大臣官员有能射者,亦许与及,上特赐花翎以旌奬之。”
分類:表彰奖赏
《國語辭典》:表显(表顯)  拼音:biǎo xiǎn
表扬、奖励。《书经。君牙》:「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汉。孔安国。传:「其有成功,见纪录书于王之太常,以表显之。」《后汉书。卷七○。孔融传》:「更置城吧,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也作「表章」、「表彰」。
《漢語大詞典》:旌直
表彰忠直。 唐 柳宗元 《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旌直优贤,道光师儒。” 明 方孝孺 《孝思堂记》:“出蒞大藩,则绣衣持斧;按行所部,纠枉而旌直。”
分類:表彰忠直
《漢語大詞典》:甄酬
表彰赏赐。 宋 王禹偁 《云州节度使加使相麻》:“虽 匈奴 畏惮,已知域外之雷霆;而黔首燋熬,更作人间之霖雨,詎云优异,姑示甄酬。”
分類:表彰赏赐
《漢語大詞典》:旌褒
表彰。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序》:“伏惟陛下有 唐尧 如天如神之德,宜加旌褒,合于上下。” 宋 司马光 《除郝质》:“属是斋祠之谨,復兼扈从之劳,不有旌褒,曷昭倚注。”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旌脱纲王晟死节:“ 景泰 中, 盛 奏旌褒用兵地方死节之臣。”
分類:表彰
《漢語大詞典》:旌录
表彰叙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车驾亲率羣司,躬行古礼”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 文皇帝 旌録先贤,拜 玄 适孙 小同 以为郎中。”晋书·元帝纪:“其 吴 之高德名贤或未旌録者,具条列以闻。”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序》:“逮 元嘉 廓祚,圣神纪物,光昭茂绪,旌録旧勋。”
分類:表彰叙录
《國語辭典》:明旌  拼音:míng jīng
1.一种丧具,丧礼中位在灵柩前的长幡。也作「铭旌」、「旌铭」。
2.明白表彰。如:「明旌善类」。
《漢語大詞典》:旌崇
表彰。 明孝宗 《谕祭文》:“命有司立祠致祭,用昭旌崇之义。”
分類:表彰
《漢語大詞典》:宠服(寵服)
(1).谓表彰功德之服。国语·楚语下“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 三国 吴 韦昭 注:“服宠,谓以贤受宠服,以是为美。”
(2).喻指晋升官职。 南朝 梁 沈约 《沈文季加侍中诏》:“门下散骑常侍、尚书左僕射、 西丰县 开国侯 新除镇军将军 沈文季 ,业宇流正,鑑识超凡……宠服攸加,实为朝典。”
《漢語大詞典》:旌举(旌舉)
表彰举荐。《宋书·前废帝纪》:“其有孝性忠节,幽居遯栖,信诚义行,廉正表俗,文敏博识,干事治民,务加旌举,随才引擢。” 明 徐渭 《为请复新建伯封爵疏》:“凡忠臣义士、孝子顺孙、烈女节妇,臣悉咨访,以备旌举。”
分類:表彰举荐
《漢語大詞典》:褒述
亦作“褒述”。 谓记述其功德予以表彰。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顾见神宫,追惟桑梓襃述之义,用敢作颂。”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皇恩褒述,班同三事,荣哀既备,宠灵已泰。”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假谲:“ 三思 讽太史奏,其夜摄提星入太微至帝座,此则王者与大臣私相接,大臣能纳忠,故有所应。 中宗 降詔褒述。”
《漢語大詞典》:表崇
表彰尊崇。 明 唐顺之 《杨孺人旌节碑铭》:“今国家表崇节义之意,至慎重也。”
分類:表彰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