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罴卧(羆卧)
北史·王罴传:“ 神武 遣 韩轨 、 司马子如 从 河东 宵济袭 羆 , 羆 不觉。比晓, 轨 众已乘梯入城。 羆 尚卧未起,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羆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后以“羆卧”喻有志之士虽退处草野而意气犹盛。 宋 陆游 《晓出至湖桑埭》诗:“老气犹能作羆卧,壮怀谁復记鸿轩。”参见“ 老羆当道 ”。
分類:草野意气
《國語辭典》:老罴当道(老羆當道)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北朝周将王罴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将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却被敌人趁机偷袭。隔天清晨王罴被屋外的吵杂声惊醒,便袒身赤脚,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而吓退了敌人。典出《北史。卷六二。王罴传》。后因用以比喻勇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
《漢語大詞典》:小服
(1).盛放刀剑等短兵器的革具。周礼·春官·巾车:“小服皆疏。” 郑玄 注:“服读为箙。小箙,刀剑短兵之衣。”
(2).草野的服装。 明 袁宏道 《旃檀馆雨中》诗:“茜衫官长过,小服野人推。”
《國語辭典》:草鄙  拼音:cǎo bǐ
朴陋鄙野,含有自谦之意。《战国策。赵策三》:「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虽时献一策,偶进一言,释彼官责,……俾吾徒草鄙并有闻焉也。」
《漢語大詞典》:草止
(1).谓栖身于草野中。诗·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汉 郑玄 笺:“狐草行草止。”
(2).特指军队在草野宿息。《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夏教茇舍” 汉 郑玄 注:“茇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
《漢語大詞典》:拔舍
在草野息宿。拔,通“ 茇 ”。左传·僖公十五年:“ 秦 获 晋侯 以归, 晋 大夫反首拔舍从之。” 杜预 注:“反首,乱头髮下垂也。拔草舍止,坏形毁服。”汉书·刑法志:“春振旅以搜;夏拔舍以苗;秋治兵以獮;冬大閲以狩,皆於农隙以讲事焉。” 颜师古 注:“拔舍,草止,不妨农也。” 王先谦 补注:“拔,当为‘茇’。”
分類:草野
《漢語大詞典》:野才
草野之才。有时用作谦称。 唐 张蠙 《投翰林萧侍郎》诗:“九仞墙边絶路歧,野才非合自求知。”
分類:草野谦称
《漢語大詞典》:草寝(草寢)
谓在草野间歇宿。宋书·何承天传:“狡虏之性……非有车舆之安,宫室之卫,櫛风沐雨,不以为劳,露宿草寝,维其常性。”
《国语辞典》:落草为盗(落草为盗)  拼音:luò cǎo wéi dào
沦落草野为盗匪。《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曾相聚贩卖私盐,苟求升合之利度日,岂料遭世饥荒,落草为盗。」也作「落草为寇」。
《国语辞典》:落草为寇(落草为寇)  拼音:luò cǎo wéi kòu
沦落草野为盗匪。《大宋宣和遗事。元集》:「等待杨志过来,将防送军人杀了,同往太行山落草为寇去也。」也作「落草为盗」。
《国语辞典》:瞽言刍议(瞽言刍议)  拼音:gǔ yán chú yì
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词。后形容自己的意见粗浅,不够成熟。《南齐书。卷二八。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刍议,伏待斧钺。」
《国语辞典》:草莽英雄  拼音:cǎo mǎng yīng xióng
草野中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
《漢語大詞典》:黄冠草服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郎中书》:“而所谓磊落超脱者,往往出於黄冠草服之间。”亦作“ 黄冠草履 ”、“ 黄冠野服 ”。 曹亚伯 《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洲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古直 《冷圃曲》:“二月梅江波灧灧,黄冠野服期许剑。”
《漢語大詞典》:表薄
林野,指草野之地。战国策·楚策一:“昔者 叶公 子高 ,身获於表薄,而财於柱国。” 鲍彪 注:“表,野外;薄,林也。言其初贱。”
分類:草野
《國語辭典》:草行露宿  拼音:cǎo xíng lù sù
涉草而行,露天而宿。形容旅途艰辛或急迫。《晋书。卷七七。谢安传》:「馀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翠翠传》:「草行露宿,丐乞于人,仅而得达湖州。」
《漢語大詞典》:霜行草宿
谓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劳苦。宋书·孝义传上·孙法宗:“单身勤苦,霜行草宿,营办棺槨,造立冢墓,葬送母兄,俭而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