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文梁
黼绣
黄绫
花罗
合欢扇
雕青
花绣
锦缬
云罍
起花
罗锦
平金
罍尊
锦袄
文簟
《漢語大詞典》:文梁
绘有花纹的大梁。 明 高启 《郡治上梁》诗:“郡治新还旧观雄,文梁高举跨晴空。”
分類:花纹大梁
《國語辭典》:黼绣(黼繡)  拼音:fǔ xiù
古时绣有斧纹的衣服。多为帝王或官贵人家所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黼绣帷幄。」《晋书。卷五五。列传。潘岳》:「虽坐华殿,载文轩,服黼绣,御方丈,重门而处,成列而行,不得与之齐荣。」
《漢語大詞典》:黄绫(黄綾)
黄色的光滑又有花纹的丝织品。金史·百官志一:“又为簿,列百司官名,有所更代,则以小黄綾书更代之期,及所以去就之故。”
《漢語大詞典》:花罗(花羅)
织有花纹的质地稀疏的一种丝织品。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花罗封蛺蝶,瑞锦送麒麟。”宋史·地理志五:“﹝ 成都府 ﹞贡花罗、锦、高紵布、牋纸。”
《國語辭典》:合欢扇(合歡扇)  拼音:hé huān shàn
扇面有对称图案,象徵男女相会欢乐的团扇。《文选。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國語辭典》:雕青  拼音:diāo qīng
在身上刺花并涂以青色。《新五代史。卷七○。十国世家。东汉》:「太祖见旻使者,具道所以立赟之意,因自指其颈以示使者曰:『自古岂有雕青天子?』」《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行至中途,遇著一个大汉,身材迭料,遍体雕青。」
《國語辭典》:花绣(花繡)  拼音:huā xiù
身上雕刺的花纹。《水浒传》第六一回:「不则一身好花绣,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
《漢語大詞典》:锦缬(錦纈)
(1).印染花纹的丝织品。梁书·诸夷传·高昌:“﹝ 高昌国 ﹞女子头髮辫而不垂,著锦纈缨珞环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王殷 因呈锦纈, 郭 嫌其恶弱,令袒背,将毙之。”
(2).比喻繁花。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蜂蝉碎锦纈,緑池披菡萏。” 金 元好问 《下黄榆岭》诗:“东崖劫火餘,绚烂开锦纈。”
《漢語大詞典》:云罍(雲罍)
饰有云状花纹的酒壶。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八:“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綺席。” 唐 杜牧 《寄李起居》诗:“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宋史·乐志十二》:“云罍已实,玉爵有舟。”
《漢語大詞典》:起花
(1).爆竹之一种,形如小纸炮,缀有长约二三尺苇杆,燃其芯即急起。 孙犁 《风云初记》二七:“ 变吉哥 做的起花,起得直,升的高,响的脆,还带着炮打灯。”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十二章:“起花腾空,高升钻天。” 刘波泳 《秦川儿女》第二部第二十章:“ 梁彦武 到门口看看,街上已点起了花灯,有些买卖铺子门前,也开始放起花,放鞭炮,放花锅子。”
(2).提花;缀有突出的花纹。红楼梦第三回:“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万中书 到了 秦中书 家,只见门口有一箭阔的青墙,中间缩着三号,却是起花的大门楼。”
《漢語大詞典》:罗锦(羅錦)
有花纹的丝绸。亦泛指精美的丝织品。 唐 薛调 《无双传》:“﹝ 刘震 ﹞乃装金银罗锦二十驮。”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我要吃呵,也无那珍饈百味;要衣呵,也无那罗锦千箱。”按,埤雅·释木:“罗亦有华者,俗谓之罗锦。”
《國語辭典》:平金  拼音:píng jīn
用金银色的线绣成各种花纹的物品。也作「并金」。
《漢語大詞典》:罍尊
亦作“垒樽”。
(1).饰有云雷状花纹的酒尊。礼记·礼器:“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
(2).泛指酒尊。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栖宾亭记》:“自竟是功,则鱻薧之馈,罍樽之费,纵倍于前矣。”
分類:酒尊花纹
《国语辞典》:锦袄(锦袄)  拼音:jǐn ǎo
以织有花纹的锦缎为衣面的双层衣服。《北史。卷六二。尉迟迥传》:「迥别统万人,皆绿巾锦袄,号曰黄龙兵。」《三国演义》第一○回:「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漢語大詞典》:文簟
有花纹的竹席。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青荧文簟施,淡澉甘瓜濯。”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西幸》:“ 湘水 铺文簟,宫衣叠素紈。”
分類:花纹竹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