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黑虎
(1).黑毛虎。元史·世祖纪十三:“乙酉,遣 麻速忽 、 阿散 乘传诣 云南 ,捕黑虎。”
(2).指脸色变得阴沉严肃。 徐光耀 《平原烈火》十九:“ 周岩松 二话不说,黑虎起眼来,吓吓冷笑一声说:‘现洋!’” 古华 《浮屠岭》三:“ 田发青 黑虎着脸膛,回了 姜师功 一嘴。”
(3).体魄黑而健壮貌。 柯云路 《星星》二七:“是个黑虎矮壮、眼睛黑炯炯有点儿军人目光的中年汉子。”
《國語辭典》:遽色  拼音:jù sè
惶急的神色。《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分類:严厉脸色
《漢語大詞典》:色作
作色,改变脸色。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凛龙颜而色作,振虎威而声厉。”
《國語辭典》:涨红(漲紅)  拼音:zhàng hóng
因某种情绪波动,使血液集中某部位而呈现红色。如:「害羞使她涨红了脸。」
分類:突然脸色
《漢語大詞典》:不霁(不霽)
(1).雨雪未晴。史记·龟策列传:“卜天雨霽不霽。霽,呈兆足开仰首,不霽,横吉。”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
(2).比喻脸色难看。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蒙色笑,获燕閒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霽,则头抢地而出,求别夫可以受眷之法。”
《漢語大詞典》:悴颜(悴顔)
憔悴的脸色。 晋 刘伶 《北芒客舍》诗:“陈醴发悴颜,色歈畅真心。”
分類:憔悴脸色
《漢語大詞典》:察色
(1).观察颜色。
(2).观察脸色。韩非子·八奸:“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言,则察色而顺性。” 晋 陶潜 《庶人孝传赞·汝郁》:“ 郁 能察色知病,輒復不食。”
《漢語大詞典》:赤面
脸色发红,亦谓使脸变红。多由愤怒、羞渐或酒醉引起。 汉 桓宽 盐铁论·西域:“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 前蜀 贯休 《怀张为周朴》诗:“圣君在上知不知?赤面浊醪许多好。”
《漢語大詞典》:色霁(色霽)
谓怒气消释,脸色转向平和。新唐书·裴度传:“帝色霽,乃释 寰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安老爷 听到这句便有些色霽。”
《漢語大詞典》:赭颜(赭顔)
(1).因酒醉而脸红。 唐 李贺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诗:“送客饮别酒,千觴无赭颜。”
(2).指年轻人。因脸色红润,故称。 明 袁宏道 《乙巳元日》诗:“皓首赭颜俱入市,碧芽新鸟又成村。”
《國語辭典》:声貌(聲貌)  拼音:shēng mào
声音形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漢語大詞典》:威霁(威霽)
谓威怒消释,脸色转和。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愿吾皇威霽春阳盎,莫令寃泪涴衣裳。”
《漢語大詞典》:醉酡
醉后脸色发红。 宋 刘子翚 《次韵陈成季郡会》诗:“风流阁老推前辈,喜客温颜似醉酡。”
分類:脸色发红
《漢語大詞典》:碧青
(1).石青中颜色较浅者。旧称白青、鱼目青。南齐书·良政传·李珪之:“勑市铜官碧青一千二百斤供御画,用钱六十万。”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白青:“此即石青之属,色深者为石青,淡者为碧青也。今绘彩家亦用。”
(2).湛蓝色。 茅盾 《有志者》六:“天空还有几朵白云,此外是一色碧青。”
(3).形容白里泛青的脸色。多由人情绪紧张等引起。《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后来署院见他面色碧青,便説他嗜好(指吸鸦片烟)太深,难期振作。”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那青年琴师本来是一位酒徒,后来却是见了酒就害怕,见了酒就脸色碧青,全身发战。”
《漢語大詞典》:发颜(發顔)
犹言使脸色发红。 三国 魏 嵇康《养生论》:“劲刷理鬢,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髮衝冠。”
分類:脸色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