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缔盟(締盟)  拼音:dì méng
订立盟约。如:「两国缔盟」。
《漢語大詞典》:接亲(接親)
(1).缔结姻亲。 巴金 《家》六:“你现在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
(2).迎接新娘。《中国歌谣资料·瑶族民歌·嫁女歌》:“接亲的人,你不要鼓手来催,你家难道没嫁过大姐老妹?” 沈从文 《阿金》:“十月小阳春,山桃也开了花,正是乡下各处吹唢呐接亲送女的一个好季节。”
《漢語大詞典》:盟坛(盟壇)
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孔丛子·儒服:“﹝ 曹子 ﹞为 鲁 三与 齐 战,三败失地,然以勇敢之节奋三尺之剑,要 桓公 、 管仲 於盟坛,卒收其所丧。” 晋 刘澄之 《梁州记》:“ 刘备 为 汉王 ,权住此城,盟於城下。今门外有盟坛犹存。” 清 赵翼 《方牧园谒选入都话旧》诗:“少日盟坛共酒樽,相思云树渺江村。”
《國語辭典》:约从(約從)  拼音:yuē zōng
相约以行合从的策略。《战国策。秦策一》:「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漢語大詞典》:申盟
缔结盟约。国语·晋语七:“四年,诸侯会于 鸡丘 ,於是乎布命、结援、修好、申盟而还。” 韦昭 注:“申,寻也。” 清 马建忠 《巴黎复友人书》:“於是诸列国申盟要言,以强弱相恤,大小相维,成一均势之局。即 战国 合纵连横之説名异而事同者也。”
《漢語大詞典》:匹嫡
(1).谓庶子地位同于嫡子。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杜预 注:“庶如嫡。” 杨伯峻 注:“匹嫡,庶子同於嫡子。”晋书·礼志中:“两后匹嫡,自谓违礼,不谓非常之事而以常礼处之也。”宋书·后纪传论:“ 太祖 之倾惑 潘嫗 ,谋及妇人; 大明 之沦溺 殷姬 ,并后匹嫡,至使多难起於肌肤,并命行於同产,又况进於此者乎。”
(2).谓缔结婚姻。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礼乐:“自 有魏 失御, 齐氏 云亡,市朝既迁,风俗陵替, 燕 、 赵 古姓,多失衣冠之绪, 齐 、 韩 旧族,或乖礼义之风。名不著於州閭,身未免於贫贱,自号高门之胄,不敦匹嫡之仪,问名唯在於窃貲,结褵必归於富室。”
《漢語大詞典》:约盟(約盟)
缔结盟约。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王 使其相 李牧 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 太原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孙权 称帝,与 蜀 约盟,共交分天下。”
《漢語大詞典》:门款(門款)
古代南方山地少数民族缔结的同盟。危难时相互援助。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渠阳蛮俗:“田丁之居,峭巖重阜,大率无十家之聚。遇仇杀则立栅布棘以受之。各有门款,门款者,犹言伍籍也。” 宋 朱辅 溪蛮丛笑:“彼此歃血誓约,缓急相援,名门款。”
《国语辞典》:同盟者  拼音:tóng méng zhě
同意参加共同缔结盟约者。
《國語辭典》:盟国(盟國)  拼音:méng guó
互结为同盟条约的国家。《大宋宣和遗事。利集》:「朔方之兵,遂致轻举,败我盟国,失我邻好。」也称为「盟邦」。
《漢語大詞典》:议约(議約)
协议缔结条约。清史稿·宗室肃顺传:“会 英 法 联军犯 天津 ,起前大学士 耆英 随钦差大臣 桂良 、 花沙纳 往议约。”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辛丑三月,余奉简 河南 布政使, 李 相告邸议约需才,会电留余。”
《國語辭典》:商约(商約)  拼音:shāng yuē
通商条约的缩称。参见「通商条约」条。
《國語辭典》:莅盟(蒞盟)  拼音:lì méng
会盟,缔结盟约。《谷梁传。僖公三年》:「公子季友如齐莅盟。」
《國語辭典》:联婚(聯婚)  拼音:lián hūn
两个家族中因有人结婚而形成关系。也作「连婚」。
《國語辭典》:同盟国(同盟國)  拼音:tóng méng guó
1.缔结同盟条约或参加某一同盟条约的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奥、义三国同盟,称为「同盟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联合对抗德、日、义三轴心国的国家,包括中、美、英、法、苏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