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习气(習氣)  拼音:xí qì
1.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那些买卖人的习气,都爱要谎价,你也别竟听他们要,总要还个价儿。」
2.佛教用语。佛教瑜伽行派称过去行为所造成的潜在力量。《瑜伽师地论》卷五三:「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
《國語辭典》:莲子(蓮子)  拼音:lián zǐ
睡莲科「莲」的坚果,呈椭圆形,种子子叶乳白色。除食用外,尚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青箱
(1).收藏书籍字画的箱笼。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 唐 贾耽 《赋虞书歌》:“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寳。” 清 方文 《润州早发》诗:“白露水千里,青箱书一函。”
(2).指青箱学。 唐 陆龟蒙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扫茔遘侠》:“髫年英俊,失恃煢煢甚,继箕裘青箱自幸。”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青箱谁寄,遗书何託;宗祀将斩,祠墓无依。”
(3).指古代行藉田礼时装种子的箱子。隋书·礼仪志二:“ 北齐 藉於帝城东南千亩内……以青箱奉穜稑种,跪呈司农,诣耕所洒之。”宋史·礼志五:“ 隋 以青箱奉穜稑, 唐 废其礼。青箱旧无其制,请用竹木为之而无盖,两端设襻,饰以青。” 宋 李长民 《广汴都赋》:“遂播青箱之嘉种,以成高廪之丰年。”
(4).指古代行册封礼时装封土的箱匣。隋书·礼仪志四:“诸王、五等开国及乡男恭拜,以其封国所在方,取社坛方面土,包以白茅,内青箱中。函方五寸,以青涂饰,封授之,以为社。”
(5).见“ 青葙 ”。
《漢語大詞典》:青葙
亦作“ 青箱 ”。 一名野鸡冠。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之间开花,花色淡红,可供观赏。种子叫青葙子,可入药,有袪风热,清肝火,明目等作用。《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青牛先生 ﹞常食青葙芫华。年似如五六十者,人或亲识之,谓其已有百餘岁矣。” 唐 皮日休 张贲 等《药名联句》:“白芷寒犹采,青箱醉尚开。”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青葙﹝集解﹞引《别录》:“青葙生田野间,嫩苗似莧可食,长则高三四尺。”
《漢語大詞典》:百种(百種)
(1).百谷的种子。礼记·郊特牲:“祭百种以报嗇也。” 孙希旦 集解:“百种,百穀之种也。”
(2).各种各样。 南朝 梁武帝 《襄阳白铜鞮歌》之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 宋 范成大 《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诗:“緑阴一雨浓如黛,何处风来百种香。”
《漢語大詞典》:遗子(遺子)
(1).留给子孙。《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立身则十世可宥,遗子则一经而已。”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插架一万轴,遗子以固穷。” 明 汤显祖 《遂昌新作土城碑》:“衣食无所餘,至不能遗子嫁女。”
(2).产子;产卵。 宋 梅尧臣 《离芜湖至观头桥》诗:“争雏洲鹊鬭,遗子浦鱼跳。”《元典章·户部九·劝农立社事理》:“若自虫蝗遗子去处,委各州县正官一员,於十月内专一巡视本管地面。”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一》:“相传蝗为鱼子所化,故当大水之岁,鱼遗子於陆地,翌岁不得水,则变而为蝗矣。”
(3).遗落的种子。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经山晋杏:“ 丹阳 经山寺 大银杏,相传 晋 物也,树围连抱七人,半枯中空,遗子所出小株,从中挺上,亦已盈斗矣。”
(4).遗孤。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抚我遗子,妾亦瞑目矣!”
《漢語大詞典》:瓠子
瓠瓜的种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瓜:“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瓠子初开摆得齐,欲笑含羞象齿。”
《國語辭典》:心田  拼音:xīn tián
内心。南朝梁。简文帝 上大法颂表:「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唐。白居易〈狂吟七言十四韵〉:「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
《國語辭典》:种子(種子)  拼音:zhǒng zǐ
1.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由受精之胚珠发育而成,一般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少数植物的种子,具有外胚乳。
2.儿子。《金瓶梅》第八六回:「小厮说陈家种子今日在你家和丫头吃酒来?」《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我看这孩子有些造化似的,不像个门里人,我替俺这个种子娶了他罢!」
《國語辭典》:芥子  拼音:jiè zǐ
1.芥菜的种子。
2.佛教用语。佛典中常用罂粟之实来比喻极微小。《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以须弥山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西游记》第二二回:「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
《國語辭典》:播种(播種)  拼音:bò zhǒng
散布种子于土壤中,使其生长。《书经。吕刑》:「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宋史。卷四二七。道学列传一。程颐》:「今农夫祁寒暑雨,深耕易耨,播种五谷,吾得而食之。」
《漢語大詞典》:绝弦(絶絃)
见“ 絶弦 ”。
《漢語大詞典》:无种(無種)
(1).没有种子。管子·禁藏:“赐鰥寡,振孤独,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按,此指无谷物种子的农户。 元 陈樵 《空翠堂》诗:“息石长年依砌活,茯苓无种入阶生。”
(2).犹言绝后代。史记·汲郑列传:“ 黯 数质责 汤 於上前,曰:‘……何乃取 高皇帝 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白敏中 ﹞曰:‘…… 顥 不乐为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 顥 无如臣何,自此必媒孽臣短,死无种矣。’”
(3).谓没有血统相传关系。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知长生之可得,僊人之无种耳。” 明杨柔胜《玉环记·富童谮非》:“穷通算来各有时,将相本无种。”
《國語辭典》:子实(子實)  拼音:zǐ shí
稻、麦等农作物穗上的种子或大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也称为「子粒」。
《漢語大詞典》:子粒
粮食作物穗上的种子或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亦泛指粮食。 唐 杜甫 《暂住白帝复还东屯》诗:“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且 江 北人家,素无积蓄,今岁原是子粒不收,起运京粮,多从远处糴买,致之甚艰。” 明 归有光 《马政议》:“牧地本与民养马也,而徵其子粒,又有加增子粒,如此则遂併之田税而已,而又何以责之马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你要赶这晴天铲了草,再赶上一场雨,就真是拍拉拍拉地长,一夜一个样。到老秋,﹝苞米﹞子粒实实在在,一颗顶一颗。”
《漢語大詞典》:布种(佈種)
撒籽栽种。《淮南子·原道训》“ 神农 之播穀也,因苗以为教” 汉 高诱 注:“布种百穀,因苗之生而长育之,以为后世之常教也。”
播撒种子。北史·苏绰传:“布种既讫,嘉苗须理。” 清 章学诚 《与乔迁安明府论初学课业三简》之一:“然此閒已闻霑足之后,若再不休,未免有碍布种。”
播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道民种茴香:“遂下道院,取可以佈种者,得茴香一掬,命道民种於艮岳之趾。”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金城稻﹞色红性硬,最为耐旱,四月佈种,七月即收。”
《國語辭典》:果实(果實)  拼音:guǒ shí
1.植物成熟的子房及相关连花的部分一并成熟发育形成的器官。如:「果实累累」。
2.比喻一切努力的成果。如:「过去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们今天终于尝到了胜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