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彫啄  拼音:diāo zhuó
鸟啄食。晋。左思〈吴都赋〉:「彫啄蔓藻,刷荡漪澜。」
《漢語大詞典》:虫鹥(蟲鷖)
泛指禽鸟等小动物。《西游记》第三二回:“这虫鷖不大不小的,上秤称,只有二三两重……红铜嘴,黑铁脚,刷剌的一翅飞下来。”参见“ 虫蚁 ”。
《國語辭典》:虫蚁(蟲蟻)  拼音:chóng yǐ
小的飞禽走兽。《水浒传》第六一回:「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个虫蚁。」《荡寇志》第五回:「看见虫蚁儿便去射,不论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树上歇的,但不看见,看见便一箭取来。」也作「虫鹥」。
《漢語大詞典》:虫蚁(蟲螘)
1.犹虫豸。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君日益厚,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螘之不类於我。”参见“ 虫蚁 ”。
2.比喻卑贱的人。
3.表示自谦。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螘之赤心。”
《漢語大詞典》:鸟膏(鳥膏)
禽鸟的油脂。 唐 刘禹锡 《砥石赋》序:“客有闻焉,裹密石以遗予。沃之草腴,杂以鸟膏,切劘下上,真质焯见。” 瞿蜕园 笺证:“古以鸊鵜膏莹刀劔。”
分類:禽鸟油脂
《國語辭典》:扑剌剌(撲剌剌)  拼音:pū là là
拟声词:(1)形容奔跑急速。《水浒传》第三四回:「黄信怕吃他三个拿了,坏了名声,只得一骑马扑剌剌跑回旧路。」也作「不剌剌」。(2)形容鸟拍动翅膀的声音。元。乔吉《梁州第七。鱼尾红残套。尾》:「血模糊翅扇,扑剌剌可怜。」(3)形容拍打的声音。《西游记》第三七回:「只听得门外扑剌剌一声响喨,淅零零刮阵怪风。」
《漢語大詞典》:噗簌簌
(1).形容泪珠不停地掉落。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一章:“ 杏莉 母亲忙着喂母亲吃,心里稍宽慰些,眼泪还在噗簌簌地往下掉。”
(2).禽鸟拍翅声。《小说选刊》1984年第11期:“小鸟噗簌簌地飞向蓝天。”
《國語辭典》:噗噜噜(噗嚕嚕)  拼音:pū lū lū
形容泪水急而多的样子。如:「想起以往悲痛的回忆,不禁眼泪噗噜噜直掉下来。」也作「扑簌簌」、「噗碌碌」。
《漢語大詞典》:噗喇
象声词。禽鸟拍翅声。 老舍 《赵子曰》第十六:“ 北海 的渔船……和小野鸭们挤来挤去的浮荡着;时时的小野鸭们噗喇噗喇擦着水皮儿飞,好象替渔人的歌唱打着锣鼓似的。”
《漢語大詞典》:噗喇喇
象声词。禽鸟拍翅声。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五章:“一群野鸡噗喇喇地惊飞起来,带着好听的羽声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去了。”
《漢語大詞典》:噗楞楞
象声词。禽鸟拍翅声。 梁斌 《播火记》十四:“一群群水鸟在涟波上游着,人一走过,噗楞楞飞上天去。” 赵燕翼 《铃铛儿》:“﹝妈妈﹞刚把手举起来,树上的老喜鹊看见了,噗楞楞猛飞下来,照着她的天灵盖,狠狠地啄了一口。”
《漢語大詞典》:卵鸟(卵鳥)
古代指其卵可供祭祀的禽鸟。如鹅、鸭、鸡等。周礼·夏官·掌畜:“祭祀,共卵鸟。” 郑玄 注:“其卵可荐之鸟。” 贾公彦 疏:“还谓上经鵞、鸭之属,其鸡亦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