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凯康(凱康)
犹慨慷,激动。 战国 宋玉 《神女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慨慷二字可作凯康。”
分類:激动
《国语辞典》:荒狂  拼音:huāng kuáng
痴狂、激动。《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休道徽宗直恁荒狂,便是释迦尊佛,也恼教他会下莲台。」
分类:激动
《國語辭典》:叫头(叫頭)  拼音:jiào tou
一种传统戏曲的锣经。多用于剧中人物情绪悲伤、愤怒,高声呼号或控诉时。分为单叫头、双叫头和三叫头。一般使用单叫头,情绪特别激昂时则用双叫头或三叫头。
《漢語大詞典》:血潮
(1).血的浪潮。形容流血牺牲之多。 李大钊 《国情》:“ 汉江 之血潮未乾,盟誓之墨痕宛在,共和政治之真义,尚未就湮,人且弃之若遗。”
(2).指激动时体内上涌的热血。 郭沫若 《女神·登临》:“血潮儿沸腾起来了!山路儿登上一半了!” 许杰 《赌徒吉顺》上:“ 吉顺 的心头忽然发跳,脸上的血潮立即涌了上来。”
《國語辭典》:热烈(熱烈)  拼音:rè liè
1.显赫、旺盛。《抱朴子。外篇。刺骄》:「生乎世贵之门,居乎热烈之势。」
2.高度情感的表现。如:「热烈欢迎」。
《漢語大詞典》:捶床(搥牀)
用手击床。表示愤怒、激动的动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得闻之,搥牀便大怒。”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先帝故人多见摈斥,今召而使之,谁不慷慨?近闻 王洪范 与 赵越常 、 徐增亮 、 万灵会 共语,皆攘袂搥牀。” 宋 陆游 《草书歌》:“此时驱尽胸中愁,搥牀大叫狂堕幘。”
《漢語大詞典》:拍髀
(1).拍股。兴奋或激动之状。后汉书·张奂传:“夫无毛髮之劳而欲求人丘山之用,此 淳于髠 所以拍髀仰天而笑者也。”
(2).佩刀名。释名·释兵:“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汉书·西域传上·婼羌“兵有弓、矛、服刀”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服刀,拍髀也。”
《國語辭典》:热烘烘(熱烘烘)  拼音:rè hōng hōng
热的样子。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热烘烘面如烧,心痒难揉。」《儒林外史》第一○回:「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热烘烘摆在面前。」
《国语辞典》:拍桌  拼音:pāi zhuō
形容情绪十分激动。《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却回到屋里,拍桌大骂:『中国的官这般没信实,还不如外国的道掰哩!』」
《漢語大詞典》:热腾(熱騰)
形容兴奋激动。 曲波 《林海雪原》九:“当她看到他这样艰苦地工作,便轻轻地吸了一口气,热腾的心略沉了一沉,她不敢进去。” 王拓 《炸》:“她的思潮立刻跟着热腾活跃了起来。”
《國語辭典》:热腾腾(熱騰騰)  拼音:rè téng téng
1.形容很热或冒著热气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有热腾腾的一大盘好糕,巫娘子取一块来吃。」《红楼梦》第六二回:「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捲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2.形容环境杂乱、热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混了几日,闹烘烘热腾腾的,早把探父亲信息的事撇在脑后了。」
《漢語大詞典》:撞鹿
形容激动时心头乱跳。《水浒传》第一○一回:“ 王庆 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漢語大詞典》:炸锅(炸鍋)
比喻情绪激动或大发脾气。如:谁知道哪句话不对劲他就炸锅呢?
《漢語大詞典》:躁激
激动不安。 茅盾 《三人行》五:“他的阴悒的眼光瞬动了,无复刚才那样惘然的静定,而是躁动了,是想克服一些什么,抓住一些什么,那样的躁激;同时血色升上了他的惨白的颧颊。”
分類:激动不安
《漢語大詞典》:热乎(熱乎)
亦作“ 热呼 ”。
(1).热。与“凉”、“冷”相对。 孙芋 《妇女代表》:“我把这饭再坐锅里去,等你大哥今晚赶到家了好吃热乎的。”
(2).指心情激动。 朱家胜 《飘动的篝火》:“夜黑得看不到每个人的表情,但是我的的确确脸上现出过微笑,心里热呼热呼的。”
(3).亲热;亲昵。 柳青 《狠透铁》:“他到饲养室,到豆腐坊,截然感觉到一种对他不那么热乎、不那么自然的气氛。” 冯骥才 李定兴 《义和拳》第八章:“二人知心换命,情同手足,只要一见面就热呼得不得了。”
(4).气氛热烈。 和谷岩 《茶花艳》:“革命大家庭嘛,要有那么股热乎劲。” 王汶石 《新结识的伙伴》:“这个植棉经验交流会开得很热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