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歌楼(歌樓)
表演歌舞的楼。亦指妓院。 唐 郑谷 《雪中偶题》诗:“乱飘僧舍茶烟溼,密洒歌楼酒力微。” 宋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韀。” 元 王恽 《铜雀台怀古》诗:“歌楼暖响春风细,綺陌香销寳气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谁家賸有閒金粉,撒与歌楼照镜人?”
《漢語大詞典》:水嬉
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奄息 总极 氾滥水嬉兮,使 灵媧 鼓瑟而舞 冯夷 。”旧唐书·顺宗纪:“尝侍宴 鱼藻宫 ,张水嬉,綵舰雕靡,宫人引舟为櫂歌,丝竹间发。”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故都戏事》:“呈水嬉者,以髹漆大斛满贮水,以小铜锣为节,凡龟、鳖、鰍、鱼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舞罢即沉,别復呼其他,次第呈伎焉。” 清 吴伟业 《琵琶行》序:“先帝在 玉熙宫 中,梨园子弟奏水嬉、过锦诸戏。” 严荣 注引《刘氏芜史》:“水嬉之制,削木为傀儡,高二尺餘,肖蛮王、军士、男女之像,有臋无足,下安卯栒,用竹板承之,注水方木池,以锡为箱,支以木櫈,用纱围其下,取鱼虾苹藻跃浮水面。中官隐纱围中,将人物用竹片托浮水上,游移转动。一人鸣金宣白题目,代宣文句。”参见“ 水戏 ”、“ 水饰 ”。
《漢語大詞典》:扇影
(1).羽扇的影子。 唐 杜甫 《至日遣兴奉寄故人》诗之二:“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2).指女子歌舞时摇扇的风姿韵态。 唐 李峤 《雪》诗:“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花月痕》第七回:“﹝ 采秋 ﹞每年四五月到了 并门 ,扇影歌喉,一时无两。”
《漢語大詞典》:花花
(1).好看;漂亮。 宋 江万里 《宣政杂录·词谶》:“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高公 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簫鼓吹,迎接两位新人。”《当代》1981年第2期:“我们道边地头没活计,更没闲工夫去摆花花架子。”
(2).形容热闹、繁华。《捻军歌谣·穷爷们结成捻》:“交了好运发了财,花花大戏唱几臺。” 夏衍 《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 上海 是一个花花城市,要教育他们‘不准调戏妇女’。”
(3).指歌舞妓。 元 张可久 《小桃红·夜宴》曲:“曲曲阑干锦屏面,小壶天,花花按舞《六么》遍。”
(4).指小孩。 沙汀 《在祠堂里》:“那丈母娘忽然放声哭起来了:‘我就是这一个女花花呵!’”
(5).象声词。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 婉小姐 ﹞拿起那一壶浓郁的红茶来,花花地斟了一杯。”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前边有‘水溜’,花花的流去。”
(6).方言。犹新鲜,新奇。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十五章五:“这一冬一春;咱 铁岭 可出了不少花花事儿啊!”
(7).方言。指会出点子。 谭亿 《麦收之前》:“都像你心眼那样花花可得啦。”
《國語辭典》:乐人(樂人)  拼音:yuè rén
以演奏音乐或歌唱舞蹈为业的艺人。唐。崔珏 和人听歌:「气吐幽兰出洞房,乐人先问调宫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他怕人知道,也不用傧相,也不动乐人,只托汪锡办下两桌酒。」
《國語辭典》:开幕(開幕)  拼音:kāi mù
1.开建幕府。唐。元稹〈授郑仁弼检校祠部员外充横海判官等制〉:「近制二千石以上,乘轺车者则开幕选才。」唐。李频 送姚评事诗:「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2.指戏剧或节目开演时拉开戏台前的布幕。如:「戏剧一开幕,进入观众眼帘的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清。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今剧之始》:「盖院本始于金、元,唱者在内,演者在外,与日本之演旧戏者相仿。今开幕之跳加官,即其遗意。」
3.事情的开始。如:「会议开幕」、「商店开幕」。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商店奖券之作伪》:「某省某街有一西式门面之大商店,其所陈设者,药品居多数,香皂、香水次之,玻璃器具以及零星玩物又次之。开幕数日,往购物者争先恐后,途为之塞。」
《漢語大詞典》:娱人
(1).使人欢乐。《楚辞·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清暉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明 夏完淳 《古诗》:“芬芳希娱人,入宫反见罪。”
(2).歌舞艺人。《楚辞·大招》:“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王逸 注:“娱,乐也……则诸乐人各得其理,有条序也。”
《國語辭典》:倡优(倡優)  拼音:chāng yōu
以表演歌舞技艺为业的人。《管子。小筐》:「倡优侏儒在前,而贤大夫在后。」《汉书。卷五二。灌夫传》:「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后亦指妓女。也作「娼优」。
《國語辭典》:乐工(樂工)  拼音:yuè gōng
演奏音乐的艺人。《晋书。卷二三。乐志下》:「太元中,破苻坚,又获其乐工杨蜀等,闲习旧乐,于是四厢金石始备焉。」《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金次福领著堂上的乐工,奏起乐来。」也称为「乐师」。
《漢語大詞典》:屡舞(屢舞)
(1).接连多次歌舞。亦谓歌舞无度。《诗·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僊僊。” 毛 传:“屡,数也。” 晋 左思 《蜀都赋》:“紆长袖而屡舞,翩躚躚以裔裔。”旧唐书·穆宗纪:“夫宾宴之礼,务达诚敬,不继以淫。故诗人美‘乐且有仪’,讥其屡舞。”
(2).常常舞动。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词:“闻説北风吹面急,边上衝梯屡舞。”
《國語辭典》:倡家  拼音:chāng jiā
歌楼酒馆。亦指妓院。《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唐。崔颢〈渭城少年行〉:「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壶清酒就倡家。」
《國語辭典》:妓女  拼音:jì nǚ
1.女性歌舞艺人。《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济南安王康传》:「错为太子时,爱康鼓吹妓女宋闰,使医张尊招之不得,错怒,自以剑刺杀尊。」宋。王禹偁 寒食诗:「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
2.原指古代表演歌舞杂技的女性艺人,后来泛称以性交易为业的女子。传统道德标准中,对这类女性有所歧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妓女追陪,觅钱一世,临收计,怎做的百纵千随,知重咱风流媚。」《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妓女们相与的孤老多了,却也要几个名士来往,觉得破破俗。」也称为「娼妓」。
《漢語大詞典》:拂子
(1).即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词:“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 仁宗 当暑月不挥扇, 镇 侍 邇英阁 ,尝见左右以拂子祛蚊蝇而已。”《隋唐演义》第三回:“左右女婢数人,也有执巾櫛的,也有擎香炉的,也有捧如意的,也有持拂子的,两边侍立。”
(2).用于杂技、歌舞等的指挥。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龟兹部:“戏有五方狮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每奏先鸣角,角罢,一军校执一长软藤条,上繫朱拂子,擂鼓者观拂子,随其高低,以鼓声应其高下也。”
(3).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花月痕》第四八回:“这妖妇率妖尼等挺立水面,将拂子一挥,战舰都倒转了,礮火一一自打起来。”参见“ 拂尘 ”。
《國語辭典》:拂尘(拂塵)  拼音:fú chén
1.抖落或拂拭尘垢。唐。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乌帽拂尘青骡粟,紫衣将炙绯衣走。」
2.拂拭尘埃的用具。《红楼梦》第三回:「旁边丫鬟执著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
3.欢迎的宴会。犹洗尘。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今日小官在于私宅,聊备蔬酌,与飞卿拂尘。」
《漢語大詞典》:锦缠头(錦纏頭)
古代歌舞艺人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 唐 杜甫 《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明 沈自徵 《鞭歌妓》:“恼得我髮衝冠三尺剑生花,休想锦缠头一曲春无价。”亦省称“ 锦缠 ”。 元 兰楚芳 《粉蝶儿》套曲:“初来时争着与他锦缠,则为他那歌謳宛转。”
《國語辭典》:女巫  拼音:nǚ wú
1.古代以歌舞迎神,为人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2.以通鬼神,为人祈福消灾、占卜等为职业的女子。《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每本是汴梁一个女巫。靖康之乱,有宫女婢逃出民间,见了小的们,误认做了柔福娘娘。」也称为「巫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