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方巾丑
戏曲角色名。京剧文丑之一。因其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故称。《戏剧脚色名词考·方巾丑》:“这个名词也是百年以来才有。性质与文丑一样,不过是因为《桃花扇》中的 柳敬亭 、《刺梁》的 万家春 、《群英会》的 蒋干 、《打面缸》的师爷等等,都是头戴方巾,所以又起了个名字,叫‘方巾丑’。”
《漢語大詞典》:嘒管行车(嘒管行車)
唐 李商隐 《李贺小传》:“ 长吉 气絶,尝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嘒管,形容管籥之声。后因以“嘒管行车”作为对文人才士死去的颂美之词。 宋 梅尧臣 《和宋次道奠石昌言舍人》:“金羈白马晓朝天,嘒管行车暮已传。” 宋 梅尧臣 《吊仲源》诗:“嘒管行车失,虚堂隐几存。”
《國語辭典》:瓜字初分  拼音:guā zì chū fēn
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隐有二八一十六的意思,故以此比喻女子十六岁。唐。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國語辭典》:破瓜  拼音:pò guā
1.比喻女子十六岁。因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二八一十六,故当时人以「破瓜」表示女子芳龄。《乐府诗集。卷四五。清商曲辞二。宋。汝南王。碧玉歌三首之一》:「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正当它破瓜初,二八芳年。」
2.女子初次与人性交。《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
《漢語大詞典》:才墨之薮(才墨之藪)
谓文人聚集的地方。 清 龚自珍 《书金伶》:“噫! 江 东才墨之藪,楼池船楫之观,灯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逷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分類:文人聚集
《國語辭典》:百代文宗  拼音:bǎi dài wén zōng
形容一个人文学成就高,可为历代文坛的宗师。《晋书。卷五四。列传。陆机》:「故足远超枚、马,高蹑王、刘,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國語辭典》:大山小山  拼音:dà shān xiǎo shān
1.汉淮南王刘安召集文人从事著述,各选辞赋,以类相从,分别称为「大山」、「小山」,如同《诗经》有〈大雅〉、〈小雅〉之分。
2.南朝梁时,何点、何嗣兄弟二人一起遁世隐居,前者号为「大山」,后者号为「小山」。明周肃王之后,睦㮮、安𣵿俱有学行,人称睦㮮为「大山」,安𣵿为「小山」。故后来也用以称呼同时享盛名的兄弟俩。
《漢語大詞典》:醋滴滴
讥讽文人出言吐语喜欢引经据典,语带之乎者也。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馋,不似这生忒铜心铁胆……酸溜溜《鲁论》《齐论》,醋滴滴《周南》《召南》。”
《漢語大詞典》:弃笔从戎(棄筆從戎)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唐 张鷟 游仙窟:“ 蜀 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
分類:文人
《國語辭典》:穷而后工(窮而後工)  拼音:qióng ér hòu gōng
文人处于困境时,所写出来的作品会更美好。所以佳作多产生于穷困之时。这是宋代欧阳修所提出来的理论。见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國語辭典》:琴剑飘零(琴劍飄零)  拼音:qín jiàn piāo líng
比喻文人落拓江湖,飘流四方。《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二五。南西厢记。红娘请生》:「可怜我琴剑飘零无厚聘,感不尽姻亲事有成。」
《漢語大詞典》:清客相公
旧时依附于官僚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红楼梦第八回:“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 詹光 、 单聘人 二人走来。”红楼梦第一一四回:“那时清客相公渐渐的都辞去了,只有个 程日兴 还在那里,时常陪着説説话儿。”
《漢語大詞典》:弄黍
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祢衡别传》:“十月,朝 黄祖 在艨衝舟上。会设黍臛, 衡 年少在坐,黍臛至,先自饱食毕,摶以弄戏,其轻慢如此。”后以“弄黍”指文人的傲慢放纵。 清 王夫之 《种竹亭稿序》:“江天风起,高阁秋新,把酒酹空,问骑鲸弄黍之客,人有赋心,仙依客影。”
《漢語大詞典》:宁封子
亦称“ 宁封 ”。 传说中 黄帝 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 汉 刘向 列仙传·宁封子:“ 宁封子 者, 黄帝 时人也。世传为 黄帝 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 封子 。 封子 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於 宁北 山中,故谓之 宁封子 焉。”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 宁封 。”
《國語辭典》:拈题分韵(拈題分韻)  拼音:nián tí fēn yùn
古人集会作诗、吟咏事物时,用抽签来分派题目和韵脚的方法。《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通政范大人告假省墓,船只在这里住了一日,还约我们到船上拈题分韵,著实扰了他一天。」
《漢語大詞典》:飘零书剑(飄零書劍)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金瓶梅词话》第五六回:“如今虽是飘零书剑,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三四带房子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