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抵虚
捣虚。乘其空虚而攻击。 唐 司空图 《唐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盗匿诈情,吾尽得之。缓则抵虚以自张,急则紿降而脱死。”
分類:空虚攻击
《國語辭典》:突袭(突襲)  拼音:tú xí
突然袭击。指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击。如:「夜晚走路要小心,以免遭歹徒突袭。」也作「突击」。
《國語辭典》:目标(目標)  拼音:mù biāo
1.可为目力的标准或目力能注视的地方。
2.工作或计画中拟订要达到的标准。
3.军事上运用军队所望达成的最终目的,或攻击行动所望歼灭的敌军或攻占的地区或地点。
《漢語大詞典》:总攻(總攻)
指对敌方发动的全面攻击或全线出击。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百合花》:“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国语辞典》:斫手  拼音:zhuó shǒu
一种拳术手法。即伸掌骈指,砍去对方的攻击。
《漢語大詞典》:攻说(攻説)
(1).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说。谓击鼓声讨毒蛊之罪而除之。蛊,传说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説禬之,嘉草攻之。” 郑玄 注:“攻説,祈名。祈其神,求去之也。” 孙诒让 正义:“盖亦鸣鼓攻之,復以辞责其神,故兼有二名。详彼疏。云‘祈其神,求去之也’者,以毒蛊亦有神凭之,故攻説声其罪除去之。”
(2).攻击议论。 前蜀 贯休 《寄景地判官》诗:“举世唯攻説,多君即不然。”
《漢語大詞典》:攻虚
攻击敌方空虚薄弱之处。管子·霸言:“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
《國語辭典》:奇袭(奇襲)  拼音:qí xí
趁对方没有防备而出其不意的袭击。如:「警方奇袭歹徒藏匿处,当场逮捕两名通缉犯。」宋。崔敦礼〈楚州龙庙迎享送神辞〉:「绍兴辛巳,金人尝以锐师楼船,蔽海而下,欲以奇袭,我将臣李宝受命迎拒。」宋。方恬〈机论三〉:「愚尝观天下之势,以为今日之事,东兵宜缓战,而西师利奇袭。」
《漢語大詞典》:腾击(騰擊)
腾空攻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猎犬:“有蚊蝇飞起,纵鹰腾击,尽扑杀之。”
分類:腾空攻击
《国语辞典》:直拳  拼音:zhí quán
先屈臂,然后快速直伸,以正拳攻击对方正面部位的出拳方式。
《国语辞典》:攻防  拼音:gōng fáng
指作战或维护主张策略的攻击和防守。如:「这座山头,地势险要,正是战争中双方攻防要地。」「两个政党在立法院审议本案的攻防上至为激烈,互不相让。」
《漢語大詞典》:攻逐
攻击驱逐。史记·秦本纪:“﹝ 周平王 ﹞曰:‘ 戎 无道,侵夺我 岐 丰 之地, 秦 能攻逐 戎 ,即有其地。’”
分類:攻击驱逐
《漢語大詞典》:攻屠
攻击屠杀。后汉书·孔融传:“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氏 妇子多见侵略。”
分類:攻击屠杀
《漢語大詞典》:攻灭(攻滅)
攻击并消灭。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 少康 很有才能,纠合同姓,攻灭 寒浞 。”
《漢語大詞典》:攻凌
攻击蹂躏。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其始王之入守京室也, 商州 程景思 乘虚掩袭,欲恣攻凌。”
分類:攻击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