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摇 → 颻飖搖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槃跚
亦作“ 槃散 ”。亦作“ 槃珊 ”。 犹蹒跚。行走摇晃不稳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 司马贞 索隐:“散音先寒反,亦作‘跚’,同音。”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老僕﹞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久之,方槃珊策杖而至。” 明王錂《春芜记·巧诋》:“槃跚难挨,羞杀我职居槐宰。”
《國語辭典》:趔趄  拼音:liè jū
身体摇晃,站立不稳的样子。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不觉的身趔趄,不觉的醉模糊。」《红楼梦》第四四回:「说著,也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也作「趔趔趄趄」。
《國語辭典》:陇种(隴種)  拼音:lǒng zhòng
摧败披靡的样子。《荀子。议兵》:「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
分類:摇晃数字
《漢語大詞典》:簸掉
(1).犹摇晃,撼动。 唐 柳宗元 《设渔者对智伯》:“震动大海,簸掉巨岛。”
(2).搞掉;弄掉。儒林外史第四回:“不过要簸掉我几两银子,好把屋后的那一块田卖与他。”
分類:摇晃撼动
《國語辭典》:颤巍巍(顫巍巍)  拼音:zhàn wéi wéi
1.颤动的样子。《群音类选。北腔类。卷一。西厢记。夫人停婚》:「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缕带同心割。」《红楼梦》第八回:「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
2.摇曳的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
3.闪烁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刀露将出来,映著那月色灯光,明闪闪,颤巍巍,冷气逼人。」
《漢語大詞典》:蹇曳
跛行摇晃貌。 宋 程俱 《自宽吟戏效白乐天体》诗:“吾今虽抱病,蹇曳非顿委。时时扶杖行,积步可数里。”
分類:跛行摇晃
《國語辭典》:铃铛(鈴鐺)  拼音:líng dāng
用金属所制成的球形或扁圆形发声器。有一开口,内置金属小球或小石,故摇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漢語大詞典》:筛糠(篩糠)
用筛子筛糠,来回摇晃。比喻身体发抖打颤。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只是 安太太 ,那里经过这些事情,只吓得他体似筛糠,泪流满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五章:“ 道静 接过来,像筛糠一样,她的双手簌簌地抖着。还没有看,眼泪就滴到信纸上。”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二章:“庄稼人蹲在草棚屋里,两腿筛糠,胸腔里捣鼓。每家人都求神保佑别让人来捣自己的板门。”
《漢語大詞典》:踔掉
摇晃,摆动。明史·文苑传二·杨循吉:“﹝ 杨循吉 ﹞善病,好读书,每得意,手足踔掉不能自禁,用是得颠主事名。”
分類:摇晃摆动
《漢語大詞典》:悠搭
方言。摇晃,摆动。 梁斌 《红旗谱》二五:“ 严萍 坐在小床上,悠搭着腿儿。” 梁斌 《播火记》三六:“ 朱老忠 悠搭着马鞭子。”
《漢語大詞典》:仄歪
(1).方言。倾斜摇晃。 梁斌 《红旗谱》五:“一下子,把被套角儿挂在那人的腿膈肢上,挂个侧不楞,仄歪了两步又站住。”
(2).指倾斜不稳的样子。 段荃法 《“状元”搬妻》:“我的头轰了一下,身子打了个仄歪。”
《漢語大詞典》:仄不楞
方言。形容倾侧摇晃,不稳定。 梁斌 《播火记》四三:“当他迈起右腿,又迈起左腿的时候,一个仄不楞,好不容易,才站定了。”
《國語辭典》:天摇地动(天搖地動)  拼音:tiān yáo dì dòng
形容震动的非常厉害。如:「前几天发生大地震,天摇地动,使得好几栋房屋倒塌了。」
《國語辭典》:鸭步鹅行(鴨步鵝行)  拼音:yā bù é xíng
比喻走路缓慢。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肚叠胸高,鸭步鹅行。出门来呵怕不道桃花扇影。」也作「鹅行鸭步」。
《國語辭典》:摇椅(搖椅)  拼音:yáo yǐ
椅脚底加上弧形木条,可以前后摇动的座椅,多供休息用。也称为「安乐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