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活(養活)  拼音:yǎng huo
1.赡养、抚养。《东观汉记。卷一七。魏谭传》:「弃其女,养活兄子,州郡高其义。」《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天要坏我家门,杀了这孩儿是逆天道。且养活教长成,看他又作么生?」
2.豢养、供养。《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既然怕兴师动众,不如不养活这些閒人了!」《红楼梦》第一六回:「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
《漢語大詞典》:养生主(養生主)
(1).原为庄子篇名。后借作酒名。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九:“ 唐 庚子西 謫 惠州 时,自酿酒二种:其醇和者名‘养生主’,其稍冽者名‘齐物论’。”
(2).供给生活所需的主人。 阿英 《鬼的故事》:“他不知要怎样感谢他的养生主才好。”
《國語辭典》:成本  拼音:chéng běn
1.制造及销售一种产品所需的费用。《儒林外史》第九回:「商人杨执中(即杨允),累年在店不守本分,嫖赌穿吃,侵用成本七百馀两,有误国课,恳恩追比云云。」
2.广东方言。指整本。如:「成本书都要考,范围太多了。」《九命奇冤》第二回:「据贵造而论,一生事业不少,一个大批说不尽许多,不如批个成本的好。」
《漢語大詞典》:六材
(1).指六工制作器物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孔颖达 疏:“工,能也,言能作器物者也。前既有六府之物,宜立六工以作之为器物。”
(2).指制弓之六材:干、角、筋、胶、丝、漆。周礼·考工记·弓人:“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3).泛指各种用材。后汉书·舆服志:“是故具物以时,六材皆良。”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於人之耳目,而不适於用;金石草木丝麻,五穀六材,有适於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
《漢語大詞典》:饷给(餉給)
亦作“饟给”。
(1).给养。东观汉记·桓礹传:“太守 王朗 餉给、粮食、布帛、牛、羊一无所留。”宋史·韩肖胄传:“愿立诸军覈实之法,重将帅冒请之罪,则兵数得实,餉给不虚。”
(2).给予食粮,供给生活所需。后汉书·蔡茂传:“ 融 ( 竇融 )欲以为 张掖 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餉给,计口取足而已。”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 全讽 至 广陵 ,诸将议曰:‘昔先王攻 赵鍠 , 全讽 屡饟给 吴 军。’”
《漢語大詞典》:大系
(1).指大的系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引 江希张 《大千图说》:“行星共计一百千万大系……流星之多,倍于行星。”
(2).把某个方面的材料系统汇集,以便读者全面了解情况或查检所需资料的书,有时称为“大系”,如《中国新文学大系》
《漢語大詞典》:养给(養給)
谓生活所需得到满足。庄子·大宗师:“ 孔子 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成玄英 疏:“鱼在大水之中,窟穴泥沙,以自资养供给也。”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一:“定疑足字之误……给亦足也。”《宋书·颜延之传》:“至夫愿欲情嗜,宜无间殊,或役人而养给,然是非大意,不可侮也。”
分類:所需满足
《漢語大詞典》:国具(國具)
治理国家所需的人材。荀子·君道:“故人主必将有卿相辅佐足任者然后可,其德音足以镇抚百姓,其知虑足以应待万变然后可,夫是之谓国具。”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担任外交的人,古时叫作‘行人’。这种人当然也是很要紧的,假使借用 荀子 的话来表示,这种人就是三种‘国具’之一。”
《国语辞典》:光差  拼音:guāng chā
天体的光行进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称为「光差」。
《漢語大詞典》:食养(食養)
供给生活所需。荀子·富国:“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
分類:供给所需
《國語辭典》:道粮(道糧)  拼音:dào liáng
僧、道的口粮。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俺也不是化道粮,也不是要供养,我则是特来相访。」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请我做斋,待不去呵,恐怕误了道粮。」
《國語辭典》:游资(游資)  拼音:yóu zī
1.未予以利用的閒置资金。
2.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资金。参见「热钱」条。
《国语辞典》:职等(职等)  拼音:zhí děng
依据职位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评定其等级高低的一种职位分类。
《國語辭典》:成型  拼音:chéng xíng
一种对材料或胚件施力或加热,并经由模具作出所需形状的制造程序。也作「成形」。
《漢語大詞典》:食馈(食餽)
谓供给生活所需。晏子春秋·杂上二九:“ 高纠 事 晏子 而见逐, 高纠 曰:‘臣事夫子三年,无得,而卒见逐,其説何也?’ 晏子 曰:‘ 婴 之家俗有三,而子无一焉。’ 纠 曰:‘可得闻乎?’ 晏子 曰:‘……此三者, 婴 之家俗,今子是无一焉。故 婴 非特食餽之长也,是以辞。’” 吴则虞 集释引 苏时学 曰:“案言授餐於我,而无所裨益,是以我为供具饮食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