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赤老  拼音:chì lǎo
1.旧时对军人的贱称。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都下鄙俗,目军人为赤老,莫原其意,缘犬籍得此名耶?」
2.上海方言。对鬼、无赖的称呼,通常用来骂人。
《漢語大詞典》:讥谑(譏謔)
讥讽戏谑。 宋 苏辙 《和子瞻监试举人》:“嗟哉守愚钝,几不被讥謔。”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李璋:“公素好讥謔。”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 三山 士人 郑唐 ,有逸才,好讥谑。”
分類:讥讽戏谑
《漢語大詞典》:诙辞(詼辭)
戏谑之辞。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勾杂剧》:“暂回舞缀,少进詼辞。上悦天颜,杂剧来歟!”
分類:戏谑
《漢語大詞典》:谐调(諧調)
(1).诙谐戏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南朝 梁 沈约 《与约法师书》:“其事未远,其人已谢,昔之谐调,倏成悲绪。”
(2).和谐协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构图派’亦名‘抽象派’(Compositionalism)是主张把自然的外观,还原而为完全抽象的‘线’与‘色’的谐调的。”《读书》1985年第2期:“用‘生漆点睛’,不论画在绢上还是纸上,熟纸上还是生纸上,都与整个水墨或彩色的描絵极不谐调,效果并不好。”
《漢語大詞典》:燕谑(燕謔)
宴饮戏谑。 唐 韦应物 《寄大梁诸友》诗:“燕謔始云洽,方舟已解维。”
分類:宴饮戏谑
《漢語大詞典》:庄词(莊詞)
正言直论。与轻浮、戏谑之语相反。新唐书·武元衡传:“以庄词正色见重於 餘庆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鞫奸》:“姦情又民间风化所关,断宜庄词肃容,推情研讯。”
《國語辭典》:诙啁(詼啁)  拼音:huī cháo
诙谐戏谑。《三国志。卷四三。蜀书。马忠传》:「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诙啁大笑,忿怒不形于色。」
分類:戏谑逗乐
《漢語大詞典》:诙言(詼言)
戏谑的言辞。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欲乎仕,则惧祸;欲乎退,则思进。必为怪行以动俗,詼言以矫物。”
分類:戏谑言辞
《漢語大詞典》:讥戏(譏戲)
讥讽戏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方干 貌陋唇缺,味嗜鱼鮓,性多讥戏。” 宋 洪迈 容斋随笔·韩退之:“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紕繆者。”
分類:讥讽戏谑
《漢語大詞典》:论谑(論謔)
言谈戏谑。南史·周捨传:“与人论謔,终日不絶,而竟不言漏泄机事,众尤服之。”
分類:戏谑
《漢語大詞典》:狎谑(狎謔)
戏谑,玩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生:“ 周 作駢词,歷叙平生,颇涉狎謔。”
分類:戏谑玩笑
《漢語大詞典》:谐俳(諧俳)
诙谐戏谑。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元祐 间,伶人 丁线见 教坊长,以谐俳称。”
《漢語大詞典》:谑嘲(謔嘲)
戏谑嘲弄。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诸狎客共以慢言謔嘲之,坐上喧然。”
分類:戏谑嘲弄
《國語辭典》:俳谑(俳謔)  拼音:pái nüè
诙谐、开玩笑。《聊斋志异。卷四。狐谐》:「客有孙得言者,善俳谑,回请见。」
《漢語大詞典》:饮谑(飲謔)
饮酒戏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梁 世有一侯,尝对 元帝 饮謔,自陈‘痴钝’乃成‘颸段’。”新唐书·王琚传:“在州与官属小史酋豪饮謔、摴博、藏鉤为乐。”
分類:饮酒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