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轻率(輕率)  拼音:qīng shuài
草率、不谨慎。《南齐书。卷四十。武十七王传。晋安王子懋传》:「身是天王,岂可过尔轻率。」《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卢质好饮酒,为人轻率骄傲,王颇恨之。」
《國語辭典》:言重  拼音:yán zhòng
1.慎重出言。唐。杜荀鹤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诗:「愿开言重口,荐与分深人。」
2.言语过当。多为受言者对发言者的谦词。《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领教两字,太言重了,如不以小弟为不肖,小弟倒有几句话要告诉劳兄。」
《國語辭典》:慎始  拼音:shèn shǐ
开始做事时,就要小心谨慎。《礼记。表记》:「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
分類:一开慎重
《漢語大詞典》:善思
慎重考虑。《荀子·成相》:“臣谨脩,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宋书·袁淑传:“元凶将为弑逆…… 淑 及 斌 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按,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善思,犹今人言好思量也。”
《國語辭典》:审慎(審慎)  拼音:shěn shèn
考虑周详,小心谨慎。《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漢語大詞典》:谨审(謹審)
(1).慎重审察。魏书·李冲传:“谨审律意,以养子於父非天性,於兄弟非同气,敦薄既差,故刑典有降。”朱子语类卷七三:“未变之时,必当谨审於其先。”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 歆 之谨审权量,斯有伦有脊者也。”
(2).谨慎精细。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杨师道 性谨审,自能无过,而懦不更事,缓急非可倚。” 宋 晁补之 《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嫉公者犹风指监司窥公,而公谨审,至无隙以伺,迺摘中书旧事夺公大学士。”
《漢語大詞典》:十思
(1).谓反复思虑。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所取者 恪 也,今已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 《志林》:“初 权 病篤,召 恪 辅政。临去,大司马 吕岱 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诗:“俭德为全德,无思契十思。”
(2). 唐 魏徵 谏 太宗 予以慎重思考的十个方面。旧唐书·魏徵传:“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恐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漢語大詞典》:矜慎
谨严慎重。 唐 薛逢 《送沉单作尉江都》诗:“少年作尉须矜慎,莫向楼前坠马鞭。”明史·虞谦传:“帝方矜慎刑狱, 谦 等亦悉心奏当。” 梁启超 《雷庵行》:“文章一出惊海内,立言矜慎恒踌躇。”
分類:谨严慎重
《漢語大詞典》:谨微(謹微)
谓虽细微之处,亦必慎重对待。墨子·号令:“守必谨微,察视謁者、执盾、中涓及妇人侍前者志意、颜色、使令、言语之请。”明史·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 清 冯景 《陪臣执国命解》:“家臣贱,名氏不见,圣人谨微,盖絶之於其端焉耳。”
《漢語大詞典》:慎惜
慎重珍惜。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四年:“ 卫王 为人勤俭,慎惜名器,较其行事,中材不及者多矣。”
分類:慎重珍惜
《漢語大詞典》:慎举(慎舉)
慎重选拔。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吾子为 鲁 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
《漢語大詞典》:谨小(謹小)
谓虽细微末节亦慎重对待。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跋扈之徒,事事放恣;本朝前辈,虽官尊尤谨小:可以此观人度量。”
分類:慎重对待
《漢語大詞典》:详虑(詳慮)
慎重考虑。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薄加详虑,更可思惟,悔之在前,无劳后恨。”
《漢語大詞典》:谨疾(謹疾)
谓慎重对待疾病。语本论语·述而:“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颖达 疏:“君子敬身安体,若偶婴疾病,则慎其药齐以治之。” 明 吴宽 《谨疾箴》:“ 孔子 谨疾与齐、战同,匪疾是谨,惟德之崇。” 清 唐甄 潜书·厚本:“使人恃医而不谨疾,以至於丧其身者,必子之言也夫。”
《漢語大詞典》:审权(審權)
慎重运用权势。《商君书·算地》:“圣人审权以操柄,审数以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