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污卑
卑污。谓品行卑劣,心地肮脏。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军吏,置营府以处之。” 明 方孝孺 《送解元振先生还庐陵序》:“彼摇夺於利欲,渐瀆於污卑者,皆无得於道而然也。”
《國語辭典》:直肠(直腸)  拼音:zhí cháng
1.形容人心地坦白、直率。《西游记》第二○回:「我是个直肠的痴汉,我说道肚内饥了,好寻个人家化斋,他就骂我是恋家鬼。」《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老弟,劣兄是直肠汉,肚子里藏不住话。」
2.大肠的末端,上与乙状结肠相连,下接肛门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褊短
(1).心地、见识等狭隘短浅。 汉 徐干 中论·智行:“夫以 召公 怀圣之资而犹若此乎!末业之士苟失一行而智略褊短,亦可惧矣。”参见“ 褊浅 ”。
(2).贫乏。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 南都 方言……人之贫乏曰褊短。”
《國語辭典》:褊浅(褊淺)  拼音:biǎn qiǎn
心地狭窄,见识浅薄。《楚辞。宋玉。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宋。苏轼〈到惠州谢表〉:「臣性资褊浅,学术荒唐。」
《國語辭典》:细别(細別)  拼音:xì bié
1.仔细地分辨。如:「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必须细别。」宋。李觏 五宗图序:「若细别言之,则妻之所生为适,妾之所生为庶。」
2.细微的差异。如:「这两幅画的细别处,只有行家才看得出来。」
《国语辞典》:米兰(米兰)  拼音:mǐ lán
Milan
1.州名。在义大利北部。为该国财政、商业、教育、音乐、演剧等的中心地。
2.城市名。在义大利北部,为该州首邑。为著称于世的丝织和棉织工业中心,是义大利最大的工业城。
《漢語大詞典》:中狭(中狹)
心地狭隘。新唐书·萧瑀传:“ 瑀 素贵,但中狭,每燕见,輒言:‘ 玄龄 辈朋党盗权,若胶固然,特未反耳。’”
《漢語大詞典》:试心(試心)
考验人的心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万事皆是天父天兄排定,万难皆是天父天兄试心。”
分類:考验心地
《國語辭典》:软心肠(軟心腸)  拼音:ruǎn xīn cháng
比喻感情柔弱,意志容易动摇。如:「他这个人就是软心肠,说几句好话,什么事都拒绝不了。」
《國語辭典》:惼心  拼音:biǎn xīn
气度狭窄,性情急躁。《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漢語大詞典》:彻朗(徹朗)
犹清明。指心地清净光明。彻,同“ 澈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子猷 説:‘世目 士少 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 刘孝标 注引《晋诸公赞》:“ 祖约 少有清称。”按, 祖约 ,字 士少 。
《漢語大詞典》:净办(浄辦)
(1).清静。心地洁净,不受外物干扰。《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此玉女是古贞洁浄办鍊行之人。”
(2).清静。安定不烦。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楔子:“分另了这家私倒也浄办。”《水浒传》第一一四回:“寻箇浄办处安身,以终天年,岂不美哉?”参见“ 静办 ”。
《國語辭典》:静办(靜辦)  拼音:jìng bàn
清静。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尽也静办。」《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镘产祸》:「戚青却年纪大,便不中那庆奴意,却整日闹吵,没一日静办。」也作「净办」、「静便」。
分類:清静安宁
《國語辭典》:谆谆不倦(諄諄不倦)  拼音:zhūn zhūn bù juàn
忠谨诚恳,教诲不倦。宋。程颐 明道先生行状:「先生从容告语,谆谆不倦,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震野。」
《國語辭典》:谆谆告戒(諄諄告戒)  拼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恳切耐心的反覆劝告。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三。閒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也作「谆谆告诫」。
《漢語大詞典》:直心眼
指人的心地直率。如:她向来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毫不隐讳,办事也爽气,真是个直心眼的好姑娘啊。
分類:心地直率
《國語辭典》:直心眼儿(直心眼兒)  拼音:zhí xīn yǎn ér
比喻心地直爽,毫无心机。如:「此人一向有什么说什么,是个直心眼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