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蕃坊  拼音:fān fāng
宋代称外国人居留的地方。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诸事。」
《漢語大詞典》:散商
(1).指鸦片战争前 广州 的 英国 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 清 魏源 《筹海篇》四:“西洋互市 广东 者十餘国,皆散商无公司,惟 英吉利 有之。” 清 魏源 《筹海篇》四:“散商者,各出己资,自运自集,利害皆一人独当之。”
(2). 清 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漢語大詞典》:饮泉清节(飲泉清節)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 隆安 中,吴为 广州 刺史,经 石门 ,“有水名 贪泉 ,饮者怀无厌之欲”, 吴 “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 齐 饮,终当不易心。’”抵任后, 吴 “清操踰厉”。后遂以“饮泉清节”指廉正清白的节操。 明 刘基 《分赃台》诗:“突兀高臺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赢。饮泉清节今寥落,可但 梁山 独擅名!”
《国语辞典》:广九铁路(广九铁路)  拼音:guǎng jiǔ tiě lù
自广州至九龙的铁路,长一百七十八公里。
《国语辞典》:广三铁路(广三铁路)  拼音:guǎng sān tiě lù
自广州石围塘至三水县的铁路,长四十九公里,为粤汉铁路南段的支线。
《国语辞典》:广州和约(广州和约)  拼音:guǎng zhōu hé yuē
清道光二十一年,广州水陆两军夜袭英军,清军败战,奕山求和,英统帅义律允和,清军退出广州,赔款六百万,英军退出虎门。历史上称为「广州和约」。
《国语辞典》:永丰舰事件(永丰舰事件)  拼音:yǒng fēng jiàn shì jiàn
民国十一年(西元1922),陈炯明叛变,包围广州总统府,幸有海军官兵登陆接应,孙大总统中山先生方得脱险登上永丰舰,此次事件史称「永丰舰事件」。
《国语辞典》:亚罗船事件(亚罗船事件)  拼音:yà luó chuán shì jiàn
清咸丰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广州官兵登上挂英旗的亚罗号船搜捕,英领事抗议,为粤总督叶名琛拒绝,粤民纵火烧英使馆,问题扩大,引发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
《国语辞典》: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  拼音:guó mín gé mìng jūn
民国十三年,中国国民党主政的广州国民政府将辖下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建军之初以黄埔军校为培育军官人才的基地。国民革命军为国民政府挥军北伐的主要军事力量,又称国民政府军,简称为「国府军」、「国军」,十七年完成北伐,统一中国。二十六年,第二次对日战争爆发,国民革命军大幅扩编,抗战八年,中国虽成为战胜国,然军士官兵伤亡亦极为惨重。三十六年,国民革命军移交由行宪后的中华民国政府管辖,更名为中华民国国军,简称为「国军」。
《国语辞典》:粤汉铁路(粤汉铁路)  拼音:yuè hàn tiě lù
自广东省广州市经湖南至湖北省汉口市,长一千多公里,为大陆南北地区重要交通干线。
《国语辞典》:宝安县(宝安县)  拼音:bǎo ān xiàn
县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南方临海处,广州湾东岸。香港未割让给英国前,属本县辖治。
《国语辞典》:广府戏(广府戏)  拼音:guǎng fǔ xì
以广州为中心,流行于广东大部分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剧种。西皮、二黄为其基本曲调,吸收广东小曲,并把胡琴调门降低,以利粤语发音。也称为「粤剧」。
《国语辞典》:广州戏(广州戏)  拼音:guǎng zhōu xì
以广州为中心,流行于广东大部分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剧种。以西皮和二黄为其基本曲调,与国剧和汉剧非常接近,但声腔变化仍大,每每在唱词中增加粤语,吸收广东小曲,一面减少昆曲大牌子,并把胡琴调门降低,以利粤语发音。也称为「粤剧」。
《国语辞典》:伊里布  拼音:yī lǐ bù
人名。(?~西元1843)清宗室,累官两江总督、广州将军等职。鸦片之役,以钦差大臣赴浙督军,与英方约定休战,不久英国背约,遭免职。及英军逼江宁,复以钦差大臣身分与英在江宁订立南京条约。卒谥文敏。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时名称不统一,有称共产党、共产党支部、共产党小组等,后统称共产主义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