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ǐ
1.对年幼者的称呼。《书经。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自称的谦词。《书经。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3.职官名。掌管祭祀时的相关事宜。《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i
1.男孩子。《红楼梦》第四九回:「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2.僮仆、奴仆。如:「雇一个使唤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带在头上,抱著篮子到贡院前伺候。」
3.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國語辭典》:官属(官屬)  拼音:guān shǔ
所属的官吏。《周礼。天官冢宰。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汉。郑玄。注:「郑司农云:『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左传。襄公十三年》:「晋侯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礼也。」
《國語辭典》:师旅(師旅)  拼音:shī lǚ
古时军队的编制,以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后因以泛称军队。《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晋。陆机〈五等论〉:「师旅无先定之班,君臣无相保之志。」
《國語辭典》:故吏  拼音:gù lì
旧时的属吏。《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漢語大詞典》:督邮(督郵)
官名。 汉 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 唐 以后废。汉书·尹翁归传:“ 延年 大重之,自以能不及 翁归 ,徙督邮。”后汉书·何敞传:“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 唐 卢纶 《送鲍中丞赴太原》诗:“专幙临都护,分曹制督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罗邺:“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督邮:“ 史弼 迁 山阳 太守,其妻 鉅野 薛氏 ,以三互之禁,转拜 平原 相督邮,似督邮官卑而权重。此 渊明 所以有折腰之説。”
《國語辭典》:吏士  拼音:lì shì
兵吏。《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自出幽冀或故营部曲。」
《國語辭典》:下官  拼音:xià guān
1.官吏自称的谦词。《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儒林外史》第一回:「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
2.下僚。《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3.小官。唐。韩愈 试大理评事胡君墓铭:「五十七,不足年,孤儿啼,死下官。」
《國語辭典》:幕职(幕職)  拼音:mù zhí
任幕客之职的人。
《國語辭典》:上司  拼音:shàng sī
1.汉时对三公的称呼。《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金精之变,责归上司。」唐。章怀太子。注:「上司谓司马也,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后泛指高官。三国魏。钟会 移蜀将吏士民檄:「往者吴将孙壹,举众内附,位为上司,宠秩殊异。」
2.上级长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我们动了三学朋友去见上司,怕不打断你这老驴的腿!」《儒林外史》第一回:「因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四副花卉册页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
《漢語大詞典》:曹掾
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东观汉记·吴良传:“今 良 曹掾尚无袴,寧为家给人足邪?”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且阁下曹掾非为不多,乃无一人执旧礼以坚辨焉,此亦可叹也!” 清 梅曾亮 《送张梧岗序》:“通经术,习名法者,得自辟为曹掾。” 章炳麟 《訄书·定律》:“曹掾未设,则胥役之生死,宜制命於长官。”
《漢語大詞典》:放衙
属吏早晚参谒主司听候差遣谓之衙参。退衙谓之“放衙”。 宋 苏轼 《入峡》诗:“放衙鸣晚鼓,留客荐霜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姚安公 与 福建 李公 根侯 ,寓皆相近,放衙后,同往视之。”
《国语辞典》:求才  拼音:qiú cái
徵求人才。如:「报上每天都有很多公司行号的求才启事。」唐。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漢語大詞典》:南院
(1). 唐代 官署名,属吏部,负责选拔人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自 开元 二十二年,吏部置南院,始县长名,以定留放。”
(2).指 契丹 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辽史·百官志一:“ 契丹 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 契丹 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 元好问 所谓‘南衙不主兵’是也。”
《漢語大詞典》:部吏
(1).古时城中小吏,约相当于里正。
(2).古代各郡的属吏。泛指地方官。 汉 王充 论衡·商虫:“变復之家,谓虫食穀者,部吏所致也。”后汉书·陈忠传:“自今彊盗为上官若它郡县所糺觉,一发,部吏皆正法。” 李贤 注:“部吏,谓督邮、游徼也。” 宋 苏轼 《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我慙山郡空流连,牙兵部吏笑我寒。”
(3).中央各部的办事小吏。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乃飭部吏特约寺中得力之书役来见,善言晓諭,以安其心。”
《漢語大詞典》:剧曹(劇曹)
(1). 汉 尚书属吏。后汉书·百官志三:“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本注曰:曹有三,主书。后增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
(2).泛指政务繁剧的郎官曹吏。 唐 孙逖 《送赵大夫护边》诗:“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 宋 陆游 《贺礼部曾侍郎启》:“刑名钱穀,独号剧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