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田舍人
农家人。用以称人朴直。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进美妇人,作狐魅天子意, 崇文 此生不为也”原注:“上闻之语内臣曰:‘ 崇文 得殊色,不进来,又不自留,是忠直也,是田舍人也。’”
《漢語大詞典》:灭户(滅户)
谓全家人皆死。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 九年…… 司隶 、 豫州 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
分類:全家家人
《漢語大詞典》:泼撒(潑撒)
(1). 江淮 民间年终时家人宴集称“泼撒”。 唐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餘。”
(2).亦作“ 泼洒 ”。将液体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小说选刊》1984年第1期:“河畔烧过的草地,黑乎乎的,像国画先生泼洒了成吨的墨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到底是大家姑娘出身,懂得规矩礼法,虽是一大罈子的 山西 老醋,搁在心上,却不肯泼撒出来。”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猜他是个坏人,确是冤枉了他,倒像个土粮户……举动才那样地直率粗鲁,气象才那样地土苕,用钱也才那样地泼撒。”
《漢語大詞典》:猫食
旧时民间称朝廷内官的家人。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内官家人曰猫食。”
《漢語大詞典》:涂苏(塗蘇)
(1).古时一种有檐的帽子。 南朝 梁 刘孝威 《结客少年场行》:“插腰铜匕首,障日锦涂苏。”
(2).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而饮,以避瘟气。 唐 施肩吾 《夜宴曲》:“被郎嗔罚涂苏酒,酒入四肢红玉软。”
《漢語大詞典》:阮氏酒
晋书·阮咸传:“诸 阮 皆饮酒, 咸 至,宗人间共集,不復用杯觴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后因以“阮氏酒”为与家人共集畅饮之典。 唐 岑参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诗:“来倾 阮氏 酒,去着 老莱 衣。”
分類:家人畅饮
《国语辞典》:年夜饭(年夜饭)  拼音:nián yè fàn
除夕夜家人团聚所吃的餐宴。如:「一家大小围著圆桌吃年夜饭,享天伦乐,温馨无比。」也称为「年饭」。
《漢語大詞典》:哭嫁
旧时地方民俗。嫁女时,家人或请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儿离去。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就是要请会哭的人嘛。在 津市 有种专门替人哭嫁的男女,他们是干这行业的专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像唱歌,好听极了。”
分類:民俗家人
《國語辭典》:误国殃民(誤國殃民)  拼音:wù guó yāng mín
耽误国事,祸害人民。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五出:「切惟元老严嵩僭窃,权侔人主,误国殃民,奸谋久矣。」也作「误国殄民」、「误国害民」。
《國語辭典》:探房  拼音:tàn fáng
民间习俗。指新娘的亲戚,在婚礼当天到新房喝茶,探望新娘,并带回新娘所给的手帕,称为「探房」。
《漢語大詞典》:养家糊口(養家糊口)
谓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父亲 李守忠 是一个庄稼人,为着养家糊口,每到农闲时候就自己做些瓦盆瓦罐放在土窑中烧熟,挑着走乡窜村叫卖。” 南新宙 《黄浦江的激流》:“我高兴极了,从此我就和大人一样当了工人,等我挣了工钱,就可以帮助养家糊口啦!”
《國語辭典》:养家活口(養家活口)  拼音:yǎng jiā huó kǒu
维持家庭的生计,养活家人。《红楼梦》第九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著粮道的衙门,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野叟曝言》第三三回:「你是费了我八十两元丝银子的,全靠你养家活口哩!」
《國語辭典》:一家老小  拼音:yī jiā lǎo xiǎo
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三国演义》第一○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馀人,带从者百馀人。」也作「一家大小」。
分類:全家家人
《国语辞典》:破麦破梨(破麦破梨)  拼音:pò mò pò lí
比喻与家人失散后因梦得以重聚。《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破麦破梨,见夫见子之奇梦。」注:「昔宁波一妇,以兵乱与夫及子相失。寄食于尼,梦人使磨麦,又见莲花尽落。尼解之曰:『磨麦见夫面也,莲花落莲子见也。』果然。」又注:「杨进贤任南阳刺史,登舟遇风,失其子。夫妇相思甚切,忽夜梦与儿剖梨,因自解曰:『剖梨,分离也。』明日,述于友,友曰:『剖梨则子见。』不旬日,果得子。」
《国语辞典》:苏秦刺股(苏秦刺股)  拼音:sū qín cì gǔ
战国时苏秦未被秦王录用,回家受到家人冷落,因而发奋读书,打瞌睡时即用锥刺大腿,苦读多年有成。见《战国策。秦策一》。后以苏秦刺股比喻发愤苦读。《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一折》:「笑煞我也苏秦刺股,叹煞我也孔子绝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