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隐道(隱道)
(1).隐遁的缘由。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曰:‘隐道多端。’曰:固也!圣言圣行,不逢其时,圣人隐也。贤言贤行,不逢其时,贤者隐也。谈言谈行,而不逢其时,谈者隐也。”
(2).不求仕进以保持名节的处世态度。《孔子家语·三恕》:“隐道宜行然亦不忍。今欲身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王肃 注:“世乱则隐道为行,然亦不忍为隐事。”
《漢語大詞典》:修慎
谓注重修养,处世谨慎。南史·循吏传·阮长之:“ 彭城 内史 魏恭子 廉惜修慎,在公忘私,安约守俭,久而弥固。” 宋 王巩 王氏谈录·修慎:“此言必书之史,传施后世,而不善之名安可掩哉?士君子岂得不修慎哉!”
《漢語大詞典》:世调(世調)
处世治事的才能。南齐书·刘悛传:“ 悛 强济有世调,善於流俗。”
《漢語大詞典》:圆媚(圓媚)
谓处世圆滑,善于逢迎。 宋 王安石 《次韵答彦珍》:“众知圆媚难论报,自顾穷通敢角才。”
《漢語大詞典》:九容
旧称君子修身处世应有的九种姿容。礼记·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燕居告温温。”朱子语类卷一二○:“《玉藻》九容处,且去仔细体认。”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必如《礼经》所谓九容,乃得性情之正,非是则为邪僻。”
《漢語大詞典》:民纲(民綱)
民众处世的准绳。 宋 余靖 《从政大箴·清箴》:“政为民纲,清本士节。”
《漢語大詞典》:脩谨(脩謹)
谓行事或处世谨慎,恪守礼法。汉书·酷吏传·周阳由:“ 武帝 即位,吏治尚脩谨,然 由 居二千石中最为暴酷骄恣。”陈书·袁泌传:“﹝ 袁泌 ﹞清正有干局,容体魁岸,志行脩谨。”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六:“﹝ 完颜速兰 ﹞莅官脩谨得名。” 明 归有光 《请勑命事略》:“先妻少丧父,妻母教之甚脩谨。”
《漢語大詞典》:养世(養世)
谓安身处世。晏子春秋·问下三十:“ 婴 闻养世之君子,从轻不为进,从重不为退。”《孔子家语·三恕》:“又尝闻养世之君子矣,从轻勿为先,从重勿为后。” 王肃 注:“赴忧患,从劳苦,轻者宜为后,重者宜为先,养世者也。”
《国语辞典》:四毋  拼音:sì wú
孔子的四种处世态度,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漢語大詞典》:汾水游
庄子·逍遥游:“ 尧 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 姑射之山 , 汾水 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后以“汾水游”形容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昔闻 汾水 游,今见尘外鑣。”
《漢語大詞典》:敦处(敦處)
谓谨慎处世。 汉 刘向 说苑·指武:“ 屈公 曰:‘成刑之徒,不可更已。子不如敦处而篤行之, 楚国 无贵于举贤!’”
分類:谨慎处世
《漢語大詞典》:与物无忤(與物無忤)
谓处世态度随和,与人无所抵触。周书·苏亮传:“ 宝夤 作乱,以 亮 为黄门侍郎。 亮 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 宝夤 败,从之者遇祸,唯 亮 获全。”
《國語辭典》:与世无争(與世無爭)  拼音:yǔ shì wú zhēng
与世人毫无争执。《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与人无患,与世无争。」《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既然人家同我不对,我亦乐得与世无争,回家享用。」也作「与世靡争」。
《國語辭典》:鼋断(魭斷)  拼音:wǎn duàn
无圭角的样子。《庄子。天下》:「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于鼋断。」
分類:处世棱角
《漢語大詞典》:云心鹤眼(雲心鶴眼)
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唐 白居易 《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