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冢茔(冢塋)
墓地。汉书·哀帝纪:“太皇太后詔外家 王氏 田非冢塋,皆以赋贫民。” 颜师古 注:“塋,冢域也。”后汉书·郭伋传:“帝亲临弔,赐冢塋地。”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茔垄(塋壠)
坟墓;墓地。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乞差五人,蠲其徭役,使四时修护頽毁,扫除塋壠,永以为常。”旧唐书·姜公辅传:“ 唐安 夭亡,不欲於此为塋壠,宜令造一砖塔安置。”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子若不讳,我若此身未亡,洒埽塋壠,出入窀穸,奉君周旋。”
分類:坟墓墓地
《漢語大詞典》:园茔(園塋)
墓地。《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哀敬隆祖庙,崇树加园塋。” 李善 注:“汉书注曰:‘塋,墓田也。’”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卜其园塋,象玄宫之制度。”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阴墟(陰墟)
(1).废墟。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 南海 阴墟, 祝融 之宅。”
(2).墓地。 宋 曾巩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尚宠尔从,列铭阴墟。” 清 梅曾亮 《礼部侍郎陈公墓志铭》:“山盘交交,公神是愉。窆石鑱词,以奠阴墟。”
分類:墓地废墟
《漢語大詞典》:冢地
墓地。汉书·金日磾传:“﹝ 日磾 ﹞薨,赐葬具冢地。”后汉书·独行传·温序:“ 光武 闻而怜之,命 忠 送丧到 洛阳 ,赐城傍为冢地。”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四:“他还说,他把冢地都看好了。”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阡原
墓地。 清 顾炎武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之三:“阡原处处关心苦,几杖年年入梦亲。”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茔墓(塋墓)
墓地;坟墓。新唐书·唐休璟传:“以赋绢数千散賙其族,又出财数十万大为塋墓,尽葬其五服亲。”《前汉书平话》卷下:“廕子孙之荣华,光祖宗之塋墓也。” 清 方苞 《台拱冈墓碣》:“吾祖宗塋墓有主,而不肖子得视窀穸。”
分類:墓地坟墓
《漢語大詞典》:寒楸
借指冷落的墓地。古人多于墓地植楸,故称。
《漢語大詞典》:吉阡
指风水好的墓地。 明吾邱瑞《运甓记·牛眠指穴》:“记牛眠,定吉阡,葬后君家福荫绵。”
分類:风水墓地
《漢語大詞典》:墓场(墓場)
墓地。 郑振铎 《雪朝·鼓声》:“在悽凉的鼓声中,他一步步地向墓场走去。” 巴金 《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但是在一七九五年人们又把他的遗体搬出来,葬在附近的墓场里。”
分類:墓地
《國語辭典》:坟场(墳場)  拼音:fén cháng
坟墓所在的地方,称为「坟场」。
分類:坟场墓地
《漢語大詞典》:陵茔(陵塋)
陵墓;墓地。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序:“况迺陵塋幽翳,情敬莫遂。日月推薄,帝心弥远。”
分類:陵墓墓地
《漢語大詞典》:冢田
墓地。后汉书·儒林传·高诩:“ 建武 十一年,拜大司农。在朝以方正称。十三年,卒官,赐钱及冢田。”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阴壤(陰壤)
墓地。 宋 苏舜钦 《广陵郡太君志铭》:“琢文阴壤,庶永后希。”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青乌垄(青烏壟)
指墓地。 宋 梅尧臣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之一:“归卜青乌垄, 韩城 苦雾平。”参见“ 青乌 ”。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青乌(青烏)
(1).指 青乌子 。传说中的古代堪舆家。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黄帝 ﹞相地理则书 青乌 之説。”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 唐 李贤 注:“葬送造宅之法,若 黄帝 、 青乌 之书也。”
(2).为堪舆家的美称。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地得 青乌 相,宾惊白鹤飞。”
(3).指堪舆之术。 唐 王维 《能禅师碑》:“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 清 黄宗羲 《陈令升先生传》:“先生於书画古奇器,赏鉴无不精絶,而青乌、素问、龟卜、杂术,皆能言其理。”
(4).泛指堪舆学的书籍。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 邙 阜有位,青乌载卜。” 清 陈瑚 《拟邀文介石住尉迟庙》诗:“吟残丹叶空留恨,读遍青乌求疗饥。”
(5).借指风水宝地。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占白鹤,相青乌, 郑伯 所封,有 咸林 之采地; 晋侯 所輅,有 河 外之城邑。”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君墓志铭》:“墨龟未食,青乌不封,权殯于某所,需吉兆也。”
(6).鸟名。即乌鸦。 南朝 梁 何逊 《穷乌赋》:“异海鸥之去就,无青乌之是非。”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有顷,天曙,忽有青乌数十如雀,飞集墙上。”
(7).借指太阳。太阳又称金乌。 元 杨维桢 《寄张伯雨》诗:“每瞻湖上青乌去,不觉山中白兔驯。”按,青乌去,指太阳下山;白兔驯,指月亮东升。
(8).复姓。 汉 有 青乌子 。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