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言笔(言筆)
口头之辞与书面之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虽言笔未分,而陈谢可见。” 杨明照 校注:“‘言’谓口头陈辞,‘笔’谓书翰。”
《漢語大詞典》:口画(口畫)
口头谋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高阳 贱民 酈食其 ,窃闻 沛公 暴露,将兵助 楚 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
分類:口头谋划
《國語辭典》:汇报(匯報)  拼音:huì bào
1.综合资料,向上级呈报。如:「这次意外事故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我将在下次周会时,统筹汇报。」也作「汇报」。
2.综合资料做成的报告。如:「他正著手准备下年度的预算汇报。」也作「汇报」。
《國語辭典》:汇报(彙報)  拼音:huì bào
1.综合资料,向上级呈报。《清会典事例。卷二三七。户部。关税。考覈一》:「及一年期满,汇报税银赢亏数目。」也作「汇报」。
2.综合资料做成的报告。如:「财税汇报」。也作「汇报」。
《國語辭典》:口供  拼音:kǒu gōng
诉讼关系人受审时,与案情有关的陈述。《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向知县取了和尚口供,叫上那邻居来问。」《红楼梦》第八六回:「初审口供,你是亲见的,怎么如今说没有见?」也称为「口词」、「口语」。
《國語辭典》:口服  拼音:kǒu fú
1.以口吞服。如:「这是口服药。」
2.口头上表示信服。如:「凭著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得她心服口服。」
《漢語大詞典》:口案
口头判决书。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口案:“ 张九龄 累歷刑狱之司,无所不察。每有公事,赴本司行勘,胥吏辈未敢讯劾,先取则於 九龄 。囚於前面,分曲直,口撰案卷;囚无轻重,咸乐其罪,时人谓之 张公 口案。”
《漢語大詞典》:口达(口達)
口头传告。后汉书·窦融传:“ 融 小心,久不自安,数辞让爵位,因侍中 金迁 口达至诚。”
分類:口头传告
《漢語大詞典》:口荐(口薦)
口头推荐。汉书·循吏传·黄霸:“ 胜 又口荐 霸 於上,上擢 霸 为 扬州 刺史。”
分類:口头推荐
《漢語大詞典》:口写(口寫)
口头描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媪﹞遂以 五可 之容颜髮肤,神情态度,口写而手状之。”
分類:口头描述
《國語辭典》:口愿(口願)  拼音:kǒu yuàn
在神灵前亲口许下诺言。元。杜仁杰〈耍孩儿。我当初不合鬼擘口套。五煞〉:「天长观里看水庵相识,济元庙里口愿把我抛持。」元。无名氏《独角牛》第四折:「独角牛无对整三年,则今番赛还了他那口愿。」
《國語辭典》:顺口溜(順口溜)  拼音:shùn kǒu liū
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语。纯用口语,句子长短不一,念来极为顺口流利。如:「大陆有句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赌,一亿不赌装糊涂。』」
《國語辭典》:商谈(商談)  拼音:shāng tán
商议谈论。如:「公司董事们正在商谈下年度的新计划。」
《國語辭典》:承兑(承兌)  拼音:chéng duì
汇票之被发票人向持票人表示付款的承诺,称为「承兑」。
《國語辭典》:佃契  拼音:diàn qì
佃农租耕土地时,与地主所订的书面或口头契约。
《漢語大詞典》:口译(口譯)
口头翻译。相对“笔译”而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容易,只要添上一个人名字,説某人口译,你自己充了笔述,不就完了么。” 丁玲 《韦护》第三章:“ 韦护 又常常为她口译点诗。”
分類:口头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