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薄伽梵  拼音:bó qié fàn
世尊,为佛陀的十种名号之一。由梵语bhagavan翻译得名。含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尔时薄伽梵从初證觉,于十二年中诸声闻弟子无有过失,未生疮疱。」也译作「婆伽婆」、「婆伽梵」。
《國語辭典》:十诫(十誡)  拼音:shí jiè
犹太教、基督教的十种戒约。相传为上帝在西奈山上亲自授予摩西,作为同以色列人订立的约法。包括崇拜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别神、不可制造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须守安息日为圣日、须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證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财物等。
《國語辭典》:十样锦(十樣錦)  拼音:shí yàng jǐn
1.四川出产的锦缎,共有十种花式。元。戚辅之〈佩楚轩客谈〉:「孟氏在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答韵、铁梗蓑荷。」《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近觑四川十样锦,远观洛内一团花。」
2.雁来红的别名。参见「雁来红」条。
3.中散大夫的别名。参见「中散大夫」条。
《漢語大詞典》:十魔
佛教语。谓扰乱身心、障碍正道、损害慧命的十种邪恶之事。即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识魔及菩提法智魔。 宋 范成大 《舫斋信笔》诗:“三昧未得力,十魔方现前。”
《国语辞典》:十体书(十体书)  拼音:shí tǐ shū
十种书体。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章草、行书、八分、飞白、草书等。见唐。张怀瓘《书断。卷一。列传》。一说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飞白、倒薤、散隶、悬针、鸟书、垂露为十体,见《宣和书谱。卷二。唐元度》。
《国语辞典》:意中缘(意中缘)  拼音:yì zhōng yuán
戏曲剧目。清李渔撰,为十种曲之一。记杭州女子杨云友归董思白,林天素归陈眉公的艳事。
《漢語大詞典》:差布
王莽 时铸造的十种钱币即十布之一。见汉书·食货志下
《漢語大詞典》:十拗
指老人的十种反常情态。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老人十拗:“ 朱新中 《鄞川志》载 郭功父 ‘老人十拗’,谓不记近事记得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睡日睡,不肯坐多好行,不肯食软要食硬,儿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碎事絮,少饮酒多饮茶,暖不出寒即出。” 宋 楼钥 《昼寝正酣适斋以二十韵诗来亟为次韵》:“六旬顾我犹加懒,八秩如公尚自持。但仰三尊知共庆,孰云十拗敢轻嗤。”
《漢語大詞典》:十番鼓
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 明 万历 时,今仍流行于 苏 、 浙 、 闽 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吹洞簫,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亦省作“ 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红楼梦第十一回:“现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臺上预备着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梦中停足倾耳,自然赞叹,这是‘十番’,究竟还是东方的古乐动人!”参阅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漢語大詞典》:十辉(十煇)
太阳的十种不同的光气。煇,同“ 晕 ”。古人迷信,看阳光以附会人事,辨吉凶。周礼·春官·眡祲:“眡祲掌十煇之灋,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序》:“乃圣人定璇璣之式,立巫祝之官,考乎十煇之祥,正乎九黎之乱。”
《漢語大詞典》:四角号码查字法
汉字查字法之一。把笔形分为十种,每种用一个数码代表,如:为0;一为1;丨丿为2;十乂为4;扌丰为5;口囗为6;┏┗┓┛为7;小忄为9。根据所定规则,每字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角的笔形得出四个笔形号码,为区别同码字,在末尾加一个"附号",按照号码的顺序排检。
《漢語大詞典》:素十番
合奏乐名。纯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演奏的十番鼓。以其不加用丝竹乐器,故名。
《漢語大詞典》:细十番(細十番)
即十番鼓。合奏乐名。由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组成,可奏各种乐曲。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内细十番,小生吹笛和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又扮灯船悬五色纱灯,打细十番,绕场数迴下。”参见“ 十番鼓 ”。
《漢語大詞典》:十番鼓
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 明 万历 时,今仍流行于 苏 、 浙 、 闽 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吹洞簫,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亦省作“ 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红楼梦第十一回:“现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臺上预备着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梦中停足倾耳,自然赞叹,这是‘十番’,究竟还是东方的古乐动人!”参阅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国语辞典》:菩萨十地(菩萨十地)  拼音:pú sà shí dì
菩萨境界的十种阶位。参见「十地」条。
《国语辞典》: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  拼音:wán quán dàn bái zhí
complete protein
含有适当比例的九至十种必需胺基酸之蛋白质,足以维持人体健康及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