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肉票
人情钱
揫索
抠索
刻敲
拿讹头
累掯
《國語辭典》:肉票  拼音:ròu piào
被盗匪掳去,用来勒赎的人质。如:「警民通力合作,终于平安地救出肉票,并将绑匪绳之以法。」
《漢語大詞典》:人情钱(人情錢)
元 朝官吏勒索百姓钱财巧立的名目之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元 朝末年,官贪吏污。因 蒙古 色目 人罔然不知廉耻为何物。其问人讨钱,皆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送迎曰人情钱。”
《漢語大詞典》:揫索
聚敛勒索。新唐书·王智兴传:“ 智兴 由是揫索财赂,交权幸以贾虚名,用度不足,始税 泗口 以佐军须。”
分類:聚敛勒索
《漢語大詞典》:抠索(摳索)
(1).方言。掏挖,勒索。《醒世姻缘传》第四二回:“ 侯小槐 听説,又向 魏氏 抠索出三十多两银子。”
(2).方言。吝啬,寒酸。如:该用的地方不能抠索。
《漢語大詞典》:刻敲
勒索敲剥。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你看我多怜惜人,少要了三十,咱们不能刻敲人!”
分類:勒索
《漢語大詞典》:拿讹头(拏訛頭)
讹诈作奸者的钱财。 明 顾炎武 日知录·讹:“ 泰昌 元年八月,御史 张泼 言:‘京师姧宄丛集,游手成羣,有谓之把棍者,有谓之拏讹头者。’”原注:“侦知一人作姧,则尾随其后陷人於罪,从而吓诈金钱,谓之拏讹头。”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拏讹头:“伺人作奸从而吓诈取财,俗谓之拏讹头。”亦省作“ 拏讹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而管家 娄允德 ……及心腹家人 李培 等,皆挟厚貲四散逃躲,或报应商役,或避人拏讹,或改面事人。”
《國語辭典》:累掯  拼音:lèi ken
强制逼迫。《红楼梦》第一○回:「你不许累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