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上党梆子(上党梆子)  拼音:shàng dǎng bāng zi
流行于山西东南部汉属地区的剧种。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犷、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除梆子腔调外,也吸收了罗罗腔、昆腔、赚戏、皮黄的曲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国语辞典》:广东大戏(广东大戏)  拼音:guǎng dōng dà xì
流行于粤语地区的剧种。参见「粤剧」条。
《国语辞典》:广东汉剧(广东汉剧)  拼音:guǎng dōng hàn jù
流行于广东的梅县地区、潮汕部分地区和福建西南部的剧种。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伴奏则兼取粤东地区民间音乐,加以变化发展。也称为「兴梅汉戏」、「外江戏」。
《国语辞典》:三脚采茶戏(三脚采茶戏)  拼音:sān jiǎo cǎi chá xì
流行于客家人的剧种。由山歌发展而来。最初以一丑、二旦的对唱表演为主,内容简单,插科打诨,多为即兴表演。台湾光复后,受大陆戏剧影响,内容增加了历史故事及客族的民间传说,戏剧规模也扩大。
《国语辞典》:同州梆子  拼音:tóng zhōu bāng zi
戏曲剧种之一。为秦腔的支派,主要流行于陕西同州一带,因此也称为「东部秦腔」、「东路梆子」。起源于明代,以二弦为伴奏乐器,音调特别高亢。
《国语辞典》:巴陵戏(巴陵戏)  拼音:bā líng xì
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边境的剧种。是汉剧传至湖南岳阳所形成的一个支派,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湘剧影响。
《国语辞典》:广府戏(广府戏)  拼音:guǎng fǔ xì
以广州为中心,流行于广东大部分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剧种。西皮、二黄为其基本曲调,吸收广东小曲,并把胡琴调门降低,以利粤语发音。也称为「粤剧」。
《国语辞典》:广州戏(广州戏)  拼音:guǎng zhōu xì
以广州为中心,流行于广东大部分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剧种。以西皮和二黄为其基本曲调,与国剧和汉剧非常接近,但声腔变化仍大,每每在唱词中增加粤语,吸收广东小曲,一面减少昆曲大牌子,并把胡琴调门降低,以利粤语发音。也称为「粤剧」。
《国语辞典》:瓯剧(瓯剧)  拼音:ōu jù
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剧种。因浙南、温州一带古称东瓯,故称为「瓯剧」。清初开始形成,演唱昆曲、高腔、乱弹,而以乱弹腔为主。伴奏乐器有笛子、二胡、三弦、大锣、大鼓等。
《国语辞典》:西秦戏(西秦戏)  拼音:xī qín xì
流行于广东省海丰、陆丰一带的剧种。源自本地人学唱徽戏,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做工粗细兼备,曲调优美华丽,善于表现人物的各种情绪。板式结构严谨,唱腔灵活多变。主要腔调有西皮、二黄等。
《国语辞典》:碗碗腔  拼音:wǎn wǎn qiāng
流行于陕西华县、大荔等地区的剧种。由皮影戏发展而成。唱腔婉转柔和,乐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大锣、唢呐等。因其以碗碗为主要击节乐器,故称为「碗碗腔」。
《國語辭典》:赣剧(贛劇)  拼音:gàn jù
流行于江西一带的戏曲剧种。源于明代弋阳腔,清代晚期吸收了弹腔和部分昆腔,成为多声腔剧种。
《漢語大詞典》:高拨子(高撥子)
徽剧主要腔调之一。京剧、婺剧等剧种也用高拨子。简称拨子。
《國語辭典》:二人转(二人轉)  拼音:èr rén zhuǎn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东北各地。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等演变而成。用唢呐、板胡、竹板、锣鼓等伴奏,由二人舞蹈说唱,以五至八支曲牌联缀,演唱故事。
《國語辭典》:侗剧(侗劇)  拼音:dòng jù
侗族的戏剧。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区。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于贵州。其表演形式最初仅两人坐唱,后来发展为走唱,角色不多,舞台动作简单,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仅置桌、凳等。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由男演员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调、哭板、仙腔及民歌调子,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琵琶、锣、铃、钹、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