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压力(壓力)  拼音:yā lì
1.两力的作用,彼此相向时,称为「压力」。
2.单位面积上所受之力称为「压力强度」。也称为「压力」。
3.个体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胁时所引起的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此种紧张状态,使人在情绪上产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压力有时具有正面的示警功能。
4.逼人的威势。如:「大国往往对小国施加压力。」
《国语辞典》:擒伏  拼音:qín fú
捉拿制伏。如:「经过整个晚上的围捕,警方终于擒伏了歹徒。」
分类:捉拿制伏
《漢語大詞典》:制化
(1).掌握事物的变化。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 孔子 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又曰:‘君子不器。’良以握原者可以制化,大受者不可小知。”
(2).阴阳家谓五行之生克可以互相“制化”。“制”谓制伏伤我者,“化”谓逢凶化吉。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不知这位舅太太怎的一眼把个生尅制化的道理看破了。”
《國語辭典》:一物降一物  拼音:yī wù xiáng yī wù
比喻任何事物必有另一事物可以降服它。《西游记》第五一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但凭高见,选用天将,勿得迟疑误事。」《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你看好个摆大架子的姑娘,好一班陪小心的强盗,这大概就叫作『财压奴婢,艺压当行』,又叫做『一物降一物』了。」也作「一物剋一物」、「一物一制」。
分類:专门制伏
《漢語大詞典》:枭克(梟剋)
斩杀制伏。后汉书·西羌传论:“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载路,牛羊满山。”
分類:斩杀制伏
《国语辞典》:龙虎并伏(龙虎并伏)  拼音:lóng hǔ bìng fú
传说道士张卢靖学习长生术,炼丹得道后能制伏龙虎。升天后,所遗留的药器,鸡犬啄舐,亦得升天。《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张虚靖炼丹既成,能令龙虎并伏,鸡犬俱升。」
《国语辞典》:制敌机先(制敌机先)  拼音:zhì dí jī xiān
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制伏敌人。如:「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制敌机先,打了一次漂亮的胜仗。」
《漢語大詞典》:牿服
圈禁,制伏。《淮南子·齐俗训》:“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牿服马牛以为牢,滑乱万民,以清为浊。”
分類:制伏
《國語辭典》:神荼郁垒(神荼鬱壘)  拼音:shén shū yù lǜ
神话传说中的二位神明。参见「门神」条。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门神》:「门神皆甲冑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神荼、郁垒,或谓为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也。但谓之门神可矣。」
《漢語大詞典》:束伏
制伏,降伏。《英烈传》第六十回:“我自幼出家,取名 宗泐 。去无踪,来无迹,神通变化,那个所在能束伏我这幻躯?”
分類:制伏降伏
《漢語大詞典》:克星
比喻对某种对象能起特殊制伏作用的人或物。 茅盾 《残冬》:“这又是村里人的克星。因为偶尔那坟上的松树少了一棵--有些客籍人常到各处坟园去偷树, 张财主 就要村里人赔偿。”《光明日报》1985.1.10:“T细胞是具有免疫效应的杀伤细胞,是癌细胞的‘克星’。”
《漢語大詞典》:脔制(臠制)
谓分割而制伏之。 郭沫若 《羽书集·“侵略日本”的两种姿态》:“后一种则高呼‘生命线’,高呼‘皇军的威力’,老实不客气地用飞机、大炮来脔制我们。”
分類:分割制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