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封轺传(一封軺傳)
汉 制,凡受朝廷征召者乘坐公家马车,皆持一尺五寸长的木制传信,有御史大夫封章,以为凭证。轺传两马,一马一封,故谓之一封轺传。汉书·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軺传,遣诣京师。”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律,诸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乘传参封之。参,三也。有期会累封两端,端各两封,凡四封也。乘置驰传五封也,两端各二,中央一也。軺传两马再封之,一马一封也。”
《国语辞典》:时移世变(时移世变)  拼音:shí yí shì biàn
时日变迁,世事随之改变。唐。白居易〈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也作「时移世易」。
《国语辞典》:公定价格(公定价格)  拼音:gōng dìng jià gé
由公家议定或由政府所规定的价格。
《国语辞典》:公私分明  拼音:gōng sī fēn míng
能划分清楚公家和私人的分际,而不混淆。如:「他作事一向公私分明,清廉正直。」
《国语辞典》:公私两便(公私两便)  拼音:gōng sī liǎng biàn
对公家和私人双方都有好处。《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唐。颜师古。注:「今县官给其衣食,而使修治河水,是为公私两便也。」也作「公私两济」。
《国语辞典》:愚公之居  拼音:yú gōng zhī jū
(歇后语)开门见山。北山愚公家门前有太形、王屋二山,故开门就见到山。比喻直截了当,毫不隐瞒。如:「你就豪爽一点,愚公之居──开门见山,别吞吞吐吐了。」
《国语辞典》:当差的(当差的)  拼音:dāng chāi de
1.仆人。如:「我是她家当差的。」
2.服役于公家的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也曾有内诸司当差的来说他,也曾有门面铺席人来说他,他只是高来不成,低来不就。」
《国语辞典》:官款  拼音:guān kuǎn
公家的钱财。《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今拟设法疏渠引泉,以资汲灌。应请广益耕屯,以裕满兵生计,并借官款备办耕种器物。」
分类:公家钱财
《国语辞典》:吃衙门饭(吃衙门饭)  拼音:chī yá mén fàn
吃公家饭,在政府机关做事。如:「他吃衙门饭已许多年,做起事来自然有板有眼。」
《漢語大詞典》:干匿(乾匿)
犹乾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新唐书·外戚传·武士彠:“ 荣国 卒,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 敏之 乾匿自用。”
《漢語大詞典》:乾匿
犹乾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新唐书·外戚传·武士彠:“ 荣国 卒,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 敏之 乾匿自用。”
《國語辭典》:公私兼顾(公私兼顧)  拼音:gōng sī jiān gù
公家和私人的利益都能同时照顾得当。如:「他善于支配时间,事业与家庭,公私兼顾,非常不容易。」
《漢語大詞典》:公私交困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明史·食货志六:“虚糜乾没,公私交困焉。”明史·毛弘传:“况灾变频仍,两畿水旱, 川 、 广 兵革之餘,公私交困。”《解放日报》1942.9.4:“因为按照我们现在落后农村的生产力,及经常遭受战争摧毁的环境,若果脱离生产的人太多了,便会养不活,便会公私交困。”
《國語辭典》:公私两济(公私兩濟)  拼音:gōng sī liǎng jì
对公家和私人双方都有好处。《晋书。卷五二。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也作「公私两便」。
《國語辭典》:公事房  拼音:gōng shì fáng
办理公家事务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