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髫稚
鸠车
垂髻
训蒙
浪船
占鳌头
嘎嘎
总丱
保保
项橐
中班
黠儿
玩具
开窍
驹齿
《漢語大詞典》:髫稚
亦作“ 髫穉 ”。 幼年;儿童。 宋 刘克庄 《上巳与二客游水月洞》诗:“高吟杂《骚》《选》,序酌逮髫穉。” 宋 蔡绦 西清诗话·非稚语:“ 鲁直 少警悟,八岁能作诗。送人赴举云:‘送君归去明主前,若问旧时 黄庭坚 ,謫在人间今八年。’此似非髫稚语矣。” 明 宋濂 《故茶陵贞母陈夫人谭氏墓志铭》:“髫稚之手,婉慧絶品。” 清 戴名世 《成烈妇传》:“子方髫穉,每从外塾归,烈妇不令须臾閒,督益力,子畏之如严师。”
分類:幼年儿童
《漢語大詞典》:鸠车(鳩車)
儿童玩乐之车。锦绣万花谷卷十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小儿五岁曰鳩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 宋 王黼 等《博古图》卷二七:“ 汉 鳩车、 六朝 鳩车,二器状鳲鳩形,置两轮间,轮行则鳩从之……为儿童戏。” 明 唐寅 《岁朝》诗:“鳩车竹马儿童市,椒酒辛盘姊妹筵。” 清 孙枝蔚 《忆昔篇寄示燕榖仪三子》诗:“忆昔为童子,神清嗜好寡,亦未戏鳩车,亦未乘竹马。”
《漢語大詞典》:垂髻
发髻下垂。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朕时年八岁,垂髻侍侧。”
《國語辭典》:训蒙(訓蒙)  拼音:xùn méng
教导刚入学的人或幼童。语本《书经。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唐。孔颖达。正义:「蒙,谓蒙稚卑小之称。」
《國語辭典》:浪船  拼音:làng chuán
1.飘荡于波浪中的船。《三国志。卷二六。魏书。满田牵郭传。田豫》:「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浪船。」
2.一种玩具。如船形,人坐其中,可以来回的摇荡。
《國語辭典》:占鳌头(占鰲頭)  拼音:zhàn áo tóu
科举时代称状元及第为占鳌头。参见「独占鳌头」条。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那其间占鳌头,占鳌头登上甲。」后亦泛指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如:「大家辛勤苦练,就是希望在这次决赛中占鳌头。」
《漢語大詞典》:嘎嘎
亦作“嘠嘎”。 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三侠五义》第五四回:“原来里面是个嘎嘎形儿,全无抓手,用油灰抹亮,惟独当中却有一缝,望时可以见天。 展爷 明白叫通天窟。”
《國語辭典》:总丱(總丱)  拼音:zǒng guàn
丱,小孩束发成两角的样子。总丱指童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
《國語辭典》:保保  拼音:bǎo bao
父母对小孩亲昵的称呼。有保护爱惜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项橐(項橐)
战国策·秦策五:“ 甘罗 曰:‘夫 项槖 生七歳而为 孔子 师,今臣生十二歳於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槖”代称早慧的儿童。 唐 路德延 《小儿师》诗:“ 项橐 称师日, 甘罗 作相年。”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梁鸣泉 公五岁在父抱中,輙请得即日就师学。父紿之云:‘今破日不佳耳。’公曰:‘以破吾愚,岂不佳!’父大惊异,每语人:‘吾斯知 项橐 黄童,非俊物也。’”
分類:早慧儿童
《國語辭典》:中班  拼音:zhōng bān
1.一种幼稚园或幼儿园编班的等级。介于小班与大班之间,就读学生多为四至五岁的学童。
2.工厂作业员、医护人员等上班时间,采早、中、晚三班制,每班八小时。
《漢語大詞典》:黠儿(黠兒)
聪慧的儿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齐武成帝 子 琅邪王 ,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金 元好问 《杨叔能〈小亨集〉引》:“无为黠卒醉横,无为黠儿白捻。”
分類:聪慧儿童
《國語辭典》:玩具  拼音:wán jù
可供游戏玩弄的东西。如:「玩具手枪」、「玩具店」。《孽海花》第二一回:「最奇怪的,竟有人到上海采办东西洋奇巧玩具,运进京来。」
《國語辭典》:开窍(開竅)  拼音:kāi qiào
人受到开导启发,终于领悟或变得聪明有见识。如:「不管别人怎样说好说歹,这小子就是不开窍。」
《漢語大詞典》:驹齿(駒齒)
(1).儿童的乳齿。北齐书·杨愔传:“ 愔 从父兄黄门侍郎 昱 ,特相器重,曾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2).指年少的人。 清 唐孙华 《喜宫恕堂擢第简庶常》诗:“驹齿先驰三载餘,裁看老驥籋云初。”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正应坐我老伏櫪,顾后驹齿皆顽駑。”
(3).指幼龄。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口中青者,三十岁;如虹腹下,皆不尽寿,驹齿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