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停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宁集(寧集)
(1).谓安居。 汉 王充 论衡·宣奴:“虽无物瑞,百姓寧集,风气调和,是亦瑞也。”
(2).犹停息,止息。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耽试》:“其传臚一事,待干戈寧集,偃武修文,可諭知多士。”一本作“ 寧辑 ”。
《漢語大詞典》:清偃
谓世道太平,战争停息。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报信》:“为问干戈清偃,知何日再得旋归?”
《漢語大詞典》:闲息(閒息)
亦作“间息”。 间断,停息。朱子语类卷七一:“天地生物之心未尝间息,但未动耳。”
亦作“间息”。 休息。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閒息。此不知虑其大危,而爱其小勤者也。”
《漢語大詞典》:顿戢(頓戢)
停息,止息。 明 屠隆 《溟海波恬赋》:“ 阳侯 顿戢其恶风, 灵胥 不鼓其狂波。”
分類:停息止息
《漢語大詞典》:寖顿(寖頓)
渐渐停息。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至于 战国 ,王道陵迟,风雅寖顿。於是贤人失志,辞赋作焉。”
分類:渐渐停息
《漢語大詞典》:孜孜不已
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息。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故乱则统其理,危则致其安,祸则引其福,絶则接其继,幼则代其任,夙夜孜孜不已,凡以为天下厚 刘氏 也。”北史·尒朱荣传:“ 庄帝 虽受制权臣,而勤政事,朝夕省纳,孜孜不已。”北史·张烈传:“﹝ 张僧皓 ﹞好营产业,孜孜不已,藏鏹巨万,他资称是。”
《國語辭典》:死灰复然(死灰復然)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西汉时韩安国犯罪入狱,受到狱卒百般凌辱。安国气愤的说:「已冷的灰烬难道不能重新再燃烧吗?」不久,韩安国被释放,而且又受到朝廷的重用。见《史记。卷一○八。韩长儒传》。后比喻失去权势者再度掌握大权,或受管制停休的事物再度兴盛起来。如:「因为警方取缔而静止的六合彩赌博,近日又死灰复然的在各地风行起来。」也作「死灰复燎」、「死灰复燃」、「馀烬复然」。
《漢語大詞典》: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 殷 以后事;今 楚 汉 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漢語大詞典》:偃革尚文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新唐书·萧俛传:“ 穆宗 初, 两河 底定, 俛 与 段文昌 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黷,劝帝偃革尚文。”
《漢語大詞典》:偃革为轩(偃革爲軒)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史记·留侯世家:“ 殷 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漢語大詞典》:偃武崇文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捨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漢語大詞典》:偃武息戈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后汉书·公孙述传》:“ 嚣 ( 隗嚣 )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 西伯 之事,尊师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 汉 ,喟然自以 文王 復出也。”亦作“ 偃武櫜兵 ”、“ 偃武休兵 ”。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宋 岳飞 《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
《國語辭典》:偃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偃息武备,提倡文教。《书经。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也作「修文偃武」、「偃武兴文」。
《國語辭典》:修文偃武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修明文教,偃息武备。《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也作「偃武修文」、「偃武兴文」。
《國語辭典》:偃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偃息武备,提倡文教。《书经。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也作「修文偃武」、「偃武兴文」。
《國語辭典》:自强不息(自強不息)  拼音:zì qiáng bù xí
不断努力,永不懈怠。《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王隐晋书。卷七。陶侃传》:「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