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贰(無貳)
(1).谓不要有二心;没有二心。《诗·鲁颂·閟宫》:“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郑玄 笺:“无有贰心也,无復计度也。”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 俭 以计厚待 钦 ,情好欢洽。 钦 亦感戴,投心无贰。”
(2).不可改变。左传·成公八年:“公赂之,请缓师。 文子 不可,曰:‘君命无贰,失信不立。’”
《國語辭典》:携贰(攜貳)  拼音:xī èr
有二心。指离心、不相亲附。《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居乃携贰,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贞观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此由陛下矜育抚宁,故死不携贰也。」
《漢語大詞典》:靡它
亦作“ 靡佗 ”。亦作“ 靡他 ”。 谓无二心。《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晋 潘岳 《寡妇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分類:无二二心
《漢語大詞典》:二中
(1).二心,异心。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道无二:“是故古之人物而书文,心止於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
(2).天、地的中数。新唐书·历志三上:“天数中於五,地数中於六,合二中以通律历。”
《國語辭典》:猜贰(猜貳)  拼音:cāi èr
因怀疑而产生异心。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也作「猜阻」、「猜疑」。
分類:疑忌二心
《國語辭典》:持两端(持兩端)  拼音:chí liǎng duān
犹豫不决或怀有二心。汉。陆贾《新语。怀虑》:「持两端者不可以定威。」《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漢語大詞典》:回二(迴二)
改志,二心。指改嫁。太平御览卷四四一引 晋 杜预 《女记》:“二寡妇者, 淑 也, 昺 也。 淑 丧夫守寡,兄弟将嫁之,誓而不许,为书曰:‘盖闻君子导人以德,矫俗以礼。是以列士有不移之志,贞女无迴二之行。’”
分類:二心改嫁
《漢語大詞典》:猜携(猜攜)
猜疑而怀有二心。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若夫英图迈俗,义旅如云, 湓垒 猜携,用掩戎略。” 唐 张九龄 《贺奚契丹并自离贰廓清有期状》:“贼数将尽,触绪猜携,边镇勤兵,伺隙而动,诛剪有日,廓清可期。”
分類:猜疑二心
《漢語大詞典》:携散(攜散)
有二心而散去。隋书·宇文述传:“时 铁勒 契弊歌稜 攻败 吐谷浑 ,其部携散,遂遣使请降求救。” 宋 李纲 《与吕安老龙图书》:“及自相杀併间,其党与颇有携散之意。”
分類:二心
《漢語大詞典》:违贰(違貳)
(1).背离;有二心。宋书·袁淑传:“弊邑敬事是遑,无或违贰。” 宋 陈彭年 江南别录·李璟:“诸将争功,自相违贰, 崇文 不能制。”
(2).背叛者,有二心的人。晋书·荀勖传:“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仗正义以伐违贰。”
《漢語大詞典》:反侧子(反側子)
指怀有二心的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五月甲辰,拔其城,诛 王郎 。收文书,得吏人与 郎 交关谤毁者数千章。 光武 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一年“皆以郡降 燕 ” 元 胡三省 注:“史言 燕 强,诸反侧子皆附之。”
分類:二心
《漢語大詞典》:贰君(貳君)
(1).谓做国君的辅弼、助手。管子·小匡:“显生之功,将何如是,昭德以贰君也。” 尹知章 注:“言昭 管仲 之德以为君之副贰。”
(2).太子。太子为君之储贰,故称。 清 全祖望 《房心为明堂赋》:“前导者谁,贰君所当,瞠乎后者,庶子之光。”
(3).二心于君。国语·晋语一:“从君而贰君,焉用之。” 韦昭 注:“贰,二心也。”
《漢語大詞典》:携弛(攜弛)
有二心而松懈。新唐书·哥舒翰传:“三人争长,政令无所统一,众携弛,无争鬭意。”
分類:二心松懈
《国语辞典》:长角果(长角果)  拼音:cháng jiǎo guǒ
藏子实的筴。由二心皮合成,形长而薄的,称为「长角果」。如油菜的子实等。
《漢語大詞典》:杜贰(杜貳)
禁绝背叛,消除二心。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