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锦罽(錦罽)
(1).丝织品和毛织品。后汉书·东夷传·马韩:“不贵金寳锦罽,不知骑乘牛马。”北史·裴佗传:“皆令佩金玉,被锦罽。”
(2).指有纹彩的毡毯。 明 屠隆 《昙花记·定兴开宴》:“雅称的华堂锦罽,寳埒香尘。”红楼梦第二三回:“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鸘衾睡未成。”
《漢語大詞典》:组丽(組麗)
亦作“ 组纚 ”。 华美。用以形容丝织品或诗文。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曰雾縠之组丽。” 李轨 注:“言可好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夫楚辞·招魂,可谓祝辞之组纚也。”纚, 唐 写本作“丽”。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一:“大抵欲造平澹,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澹之境,如此则 陶 谢 不足进矣。” 宋 王安石 《示德逢》诗:“深藏组丽三千牘,静占宽闲五百弓。”
《漢語大詞典》:粗缯
1.亦作"麄缯"。
2.粗制的丝织品。
《漢語大詞典》:香罗帕(香羅帕)
丝织品做的巾帕。 唐 杜甫 《骢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看时,乃是侍儿来寻香罗帕的。生见其三回五转,意兴已倦,微笑而言:‘小娘子!罗帕已入人手,何处寻觅?’”
分類:丝织品
《漢語大詞典》:鸳绮(鴛綺)
绣有鸳纹的丝织品。《艺文类聚》卷七十引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赉锦被启》:“虽復帝赐鹤綾,客赠鸳綺,高悬丽藻,远谢鲜明。”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诗:“良讯封鸳綺,餘光借玳簪。”
《漢語大詞典》:杂彩(雜綵)
见“ 杂綵 ”。
亦作“ 杂彩 ”。 杂色丝织品。晏子春秋·谏下十四:“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鏤刻。”一本作“ 杂綵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从大将军以上,皆得服綾锦、罗綺、紈素、金银饰鏤之物,自是以下,杂綵之服,通于贱人。”新唐书·百官志三:“监事八人,掌钱帛、杂綵。”
《漢語大詞典》:凤凰儿(鳳凰兒)
亦作“ 凤皇儿 ”。
(1).即凤雏。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可怜巢里凤凰儿,无故当年生别离。”参见“ 凤雏 ”。
(2).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如缠头、衾褥等。 唐 施肩吾 《抛缠头词》:“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皇儿。” 南唐 李煜 《临江仙》词:“炉香闲裊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國語辭典》:凤雏(鳳雛)  拼音:fèng chú
比喻贤隽的后辈。三国蜀汉庞统有凤雏之称。《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虽颜冉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
《漢語大詞典》:宫纱(宫紗)
平纹丝织品。轻薄而透明,多染成鲜艳的色泽。适于作窗帘和糊制宫灯、折扇等。 宋 蒋捷 《小重山》词:“银红裙襇皱宫纱,风前坐,閒鬭鬱金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这封书不是笺纹,摺宫纱夹在斑筠。”
《漢語大詞典》:蛟绡(蛟綃)
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泛指绢帛。蛟,通“ 鮫 ”。亦喻轻烟细雨。 唐 罗隐 《江南行》:“江烟溼雨蛟綃软,漠漠小山眉黛浅。” 宋 陆游 《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美人再拜乞利市,醉墨飞落生蛟綃。”参见“ 蛟綃纱 ”。
《漢語大詞典》:蛟绡纱(蛟綃紗)
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蛟,通“ 鮫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蛟綃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餘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漢語大詞典》:罗地(羅地)
一种丝织品的名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服:“凡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花机,只用小机。”
分類:丝织品
《漢語大詞典》:杂采(雜采)
(1).指各色丝织品。管子·立政:“散民不敢服杂采,百工商贾不得服长鬈貂,刑餘戮民不敢服絻,不敢畜连乘车。”
(2).广泛采集。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记得刻本中之画,乃杂采各本而成,非本书真的插画。”
《漢語大詞典》:熟衣
煮炼过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唐 白居易 《感秋咏意》:“炎凉迁次速如飞,又脱生衣著熟衣。” 宋 陆游 《秋日遣怀》诗:“晨起换熟衣,残暑已退听。” 清 查慎行 《雨中过董静思山居》诗:“十里沿洄暮靄昏,熟衣天气半清温。”
《漢語大詞典》:法锦(法錦)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的一种丝织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大古喇:“ 欧阳永叔 归田録云:‘西南夷法锦有鬻至中国者,其上织 梅圣俞 《春雪》诗,真宝玩也。’其地即 古喇 ,亦名古剌锦。”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彭天锡串戏:“余尝见其一齣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
《漢語大詞典》:湘文
(1). 湘 地丝织品的花纹。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之七:“花底病中身,懒画湘文,藕丝裳带柰销魂。” 清 吴伟业 《偶见》诗:“欲展湘文袴,微微荡画裙。”
(2).湘竹的花纹。 清 吴伟业 《子夜歌》之十二:“玉枕湘文簟,金炉凤脑烟。”
《漢語大詞典》:文织(文織)
(1).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周礼·天官·玉府:“凡王之献金玉、兵器、文织、良货贿之物,受而藏之。” 郑玄 注:“文织,画及绣锦。”荀子·礼论:“卑絻、黼黻、文织、资麤、衰絰、菲繐、菅屨,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衣服者也。” 杨倞 注:“文织,染丝织为文章也。” 汉 刘向 说苑·善说:“明日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 张先生 。”
(2).舞文弄法,罗织人罪。 清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何执事文织之深也,窃怪执事常愿下交天下士,而展转蹉跎,乃至嫁祸而灭人之族,亦甚违其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