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只 → 只祇祗衹秪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踦校
一只脚;残缺。喻指残缺不全的器物。校,通“ 骹 ”,器物的脚。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如知一不通二,达左不见右,偏駮不纯,踦校不具,非所谓圣也。”
《國語辭典》:跳房子  拼音:tiào fáng zi
一种儿童游戏。在地上画若干方格,排列成十字形或方形,游戏者以单脚著地,沿地面跳踢瓦片或石头,依次序经过各格,跳毕就可以占一间房子,不让人经过。当全数格子占满后,以占得多的为胜。也称为「跳间」。
《漢語大詞典》:杨雀衔环(楊雀銜環)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载, 东汉 弘农 人 杨宝 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唐 李商隐 《谢座主魏相公启》:“孔龟效印,未议於酬恩; 杨 雀衔环,徒闻於报惠。”亦作“ 杨生黄雀 ”。 五代 李翰 《蒙求》:“ 杨生 黄雀, 毛子 白龟。”
《漢語大詞典》:一脚耧(一脚耬)
一只脚的耧。耧,一种播种用的农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耬皆取备焉”原注:“两脚耬种壠,穊;亦不如一脚耬之得中也。”此谓两脚耧播行太密,不如一脚耧可自由掌握行距宽窄,比较适用。
《國語辭典》:一狐之腋  拼音:yī hú zhī yì
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物稀而珍贵。《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国语辞典》:偏袒扼腕  拼音:piān tǎn è wàn
形容愤慨不平的样子。《战国策。燕策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也作「偏袒扼腕」。
分类:愤慨不平
《国语辞典》:梦里蝴蝶(梦里蝴蝶)  拼音:mèng lǐ hú dié
战国时庄周,梦到自己化为一只蝴蝶,醒来时,不知己为蝴蝶亦或庄周的故事。典出《庄子。齐物》。后比喻虚幻不实的故事。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二一出:「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胡(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
《国语辞典》:镜里孤鸾(镜里孤鸾)  拼音:jìng lǐ gū luán
罽宾王捕获一只鸾鸟,非常喜爱,将它置于笼中,以珍馐喂之,却三年不鸣。后因王之夫人谓鸟见其类必会鸣,故以镜临之。此鸾临镜,以为见到同类,慨然悲鸣,展翅奋飞而死的故事。见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后遂比喻夫妻生离死别后,孤独凄凉的悲哀。
《国语辞典》:礼轻人意重(礼轻人意重)  拼音:lǐ qīng rén yì zhòng
相传唐太宗时云南土司缅氏进贡一只白天鹅,不意途中天鹅飞了,只好将鹅毛连同诗作「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进呈太宗。后形容礼物轻薄却情意深厚。《镜花缘》第五○回:「他这礼物虽觉微末,俗语说得好:『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只好备个领谢帖儿,权且收了。」也作「礼薄情意重」、「礼轻意重」。
《国语辞典》:手心手背都是肉  拼音:shǒu xīn shǒu bèi dōu shì ròu
原指手心和手背的肉都长在同一只手上。后比喻相对的双方都同等重要。如:「儿子、女儿我都一样疼,要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
《国语辞典》: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拼音:qiān yì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bái
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腋下的白毛制成的。比喻治理好国家需要众多贤士的力量。《墨子。亲士》:「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国语辞典》:跳咯噔儿(跳咯噔儿)  拼音:tiào gé dēng ér
北平土话。一只脚站著蹦跳。《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大家便先把那贼的左手左脚绑在一处,那贼只剩得一条腿在那里跳咯噔儿了。」
《国语辞典》:豚蹄穰田  拼音:tún tí ráng tián
战国时齐国弄臣淳于髡,以田间祈祷者持一只猪蹄和一盂酒却祈求众多收成,来讥讽齐王想以薄礼向赵国借重兵的举动。典出《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后比喻希图以少许东西求取大量收益。
《国语辞典》:昭王坠屦(昭王坠屦)  拼音:zhāo wáng zhuì jù
楚昭王在战败出走时,丢失一只鞋子,仍折返将之寻回。见汉。贾谊《新书。卷七。谕诚》。后比喻不忘故旧。
《国语辞典》:只手擎天(只手擎天)  拼音:zhī shǒu qíng tiān
擎,高举、支撑。「只手擎天」指光用一只手便可托住天。形容本领极大。如:「他纵有只手擎天的通天本事,也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