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天年竟夭
 
膏明自绡
 
膏自炙
 
兰膏叹
 
龚胜不屈
 
龚胜亡
 
龚胜耻事新

相关人物
王莽
 
龚胜


《汉书》卷七十二《龚胜亡》
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楚两龚。少皆好学明经,胜为郡吏,舍不仕。久之,楚王入朝,闻舍高名,聘舍为常侍,不得已随王,归国固辞,愿卒学,复至长安。而胜为郡吏,三举孝廉,以王国人不得宿卫补吏。再为尉,壹为丞,胜辄至官乃去。州举茂材,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徵为谏大夫。引见,胜荐龚舍及亢父宁寿、济阴侯嘉,有诏皆徵。胜曰:「窃见国家徵医巫,常为驾,徵贤者宜驾。」上曰:「大夫乘私车来邪?」胜曰:「唯唯。」有诏为驾。龚舍、侯嘉至,皆为谏大夫。宁寿称疾不至。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泰奢,刑罚泰深,赋敛泰重,宜以俭约先下。其言祖述王吉、贡禹之意。为大夫二岁馀,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徵。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即拜,秩上卿,先赐六月禄直以办装,使者与郡太守、县长吏、三老官属、行义诸生千人以上入胜里致诏。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使者、太守临敛,赐复衾祭祠如法。门人衰绖治丧者百数。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胜居彭城廉里,后世刻石表其里门。

简释

龚胜耻事新:喻忠贞不事二主。唐颜真卿《咏陶渊明》:“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例句

龚胜不屈,孙宝自劾。 李瀚 蒙求

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一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颜真卿 咏陶渊明

典故 
龚胜龚舍归乡里

相关人物
龚胜
 
龚舍


《法言义疏》卷九〈问神〉~200~
楚两龚之絜,其清矣乎?蜀庄沈冥,蜀庄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珍乎!吾珍庄也,居难为也。不慕由,即夷矣,何毚欲之有?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龚胜,龚舍〉~3080~
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楚两龚」。少皆好学明经,胜为郡吏,舍不仕。
典故
以手推松曰去

相关人物
龚胜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龚胜、龚舍〉~308~
后岁馀,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光禄大夫孔光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胜独书议曰:「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日暮议者罢。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胜曰:「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8—11 【介绍】: 西汉楚国彭城人,字君宾。少好学,通《五经》,与龚舍并著名节。初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哀帝时,征为谏大夫。数上书批评刑罚严酷,赋敛苛重。迁光禄大夫。后因不满哀帝宠幸董贤,出为渤海太守,托病辞官。王莽秉政,归乡里。王莽始建国元年,被强征为太子师友、祭酒,拒不受命,绝饮食,卒。
全汉文·卷五十
胜字君宾,彭城人。成帝时为郡吏,三举孝廉,再为尉,一为丞,州举茂材,为重泉令,病去官。哀帝即位,征为谏大夫,迁丞相司直,进光禄大夫,守右扶风,复为光禄大夫,除勃海大守,谢病免。复征为光禄大夫。元始中策遣归乡。王莽篡位,遣使再征,闭口不饮食,卒,年七十九。

人物简介

维基
龚胜桢,字克正,广西梧州府容县人,赐特用进士出身。崇祯九年中举人,崇祯十三年以殿试乙榜赐特用,十五年成进士,未谒选。
《国语辞典》:龚胜(龚胜)  拼音:gōng shèng
人名。(西元前68~西元11)字君实。汉彭城人。三举孝廉,王莽秉政,归隐乡里,莽徵之不就,绝食而死。也作「龚生」。
《国语辞典》:龚胜不屈(龚胜不屈)  拼音:gōng shèng bù qū
汉朝忠臣龚胜,于王莽篡国后,不再出仕,坚守汉臣气节。见《汉书。卷七二。龚胜传》。
《漢語大詞典》:楚老
(1).汉书·两龚传载, 王莽 篡 汉 , 龚胜 耻事二姓,坚不应 莽 征,绝食死,“有老父来弔,哭甚哀,既而曰:‘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 龚生 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此老父隐居 彭城 ,后因称之“楚老”,列为八贤之一,常引为典。初学记卷十七引 晋 谢万 《八贤楚老颂》:“ 楚老 潜一,寂翫无为,含真内外,载戢羽仪。”世说新语·文学“ 谢万 作《八贤论》”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万 集载其叙四隐四显为八贤之论,谓 渔父 、 屈原 、 季主 、 贾谊 、 楚老 、 龚胜 、 孙登 、 嵇康 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楚老 相逢,泣将何及!” 倪璠 注:“《徐州先贤传》:‘ 楚老 , 彭城 之隐人也。’…… 楚 老,谓 汉 世弔 龚胜 者也。”
(2).泛指 楚 地父老。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 白田 见 楚 老,歌咏 徐安宜 。” 王琦 注:“ 楚 老, 楚 地父老也。”
(3). 宋 王安石 自称。 宋 王安石 《定林寺》诗:“众木凛交覆,孤泉静横分。 楚 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羣。”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 王荆公 每自称 楚 老,初不见其用处,及观其作《定林》诗云:‘ 楚 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羣。’又作《公闢枉道过访》诗云:‘旧事 齐 儿应共识,新篇 楚 老得先知。’方知此‘ 楚 老’,乃 荆公 自谓耳。”
《漢語大詞典》:两龚(兩龔)
(1). 汉 龚胜 和 龚舍 的合称。汉书·两龚传:“两 龚 皆 楚 人也, 胜 字 君宾 , 舍 字 君倩 。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 楚 两 龚 。”三国志·魏志·袁涣张范传论:“ 袁涣 、 邴原 、 张范 躬履清蹈,进退以道,盖是 贡禹 、两 龚 之匹。”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赋傅岩叟香月堂两梅》词:“看取 香月堂 前,岁寒相对, 楚 两 龚 之洁。” 清 顾炎武 《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诗:“ 太行 之西一遗老, 楚国 两 龚 秦 四皓 。”
(2). 宋 龚夬 及其弟 龚大壮 的合称。宋史·龚夬传:“弟 大壮 ,少有重名,清介自立,从兄官 河阳 , 曾布 欲见之,不可得,乃往謁 夬 ,邀之出,从容竟日,题诗壁间,有‘得见两 龚 ’之语。”
分類:龚胜
《漢語大詞典》:二龚(二龔)
指 西汉 龚胜 与 龚舍 。二人相友,并著名节。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四凶与 巢 、 由 同时, 王莽 与二 龚 共世,而不能效也。” 宋 王十朋 《送潜老赴东禅》诗:“难兄难弟 汉 二 龚 ,袈裟缝掖各清风。”
《漢語大詞典》:楚两龚(楚兩龔)
指 汉 代 楚 之 龚胜 与 龚舍 。汉书·两龚传:“两 龚 ,皆 楚 人也。 胜 字 君宾 , 舍 字 君倩 ,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 楚 两 龚 。”亦省称“ 楚龚 ”。 明 陈子龙 《焚馀草·〈杂诗〉》之十:“ 楚 龚 既磊落, 蜀 严 聊徜徉。”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寓太原不获执绋》诗:“常思依 蜀 庄 ,有怀追 楚 龚 。”
分類:龚胜
《漢語大詞典》:四显(四顯)
指 战国 楚 屈原 , 西汉 贾谊 、 龚胜 , 三国 魏 嵇康 四位名士。晋书·谢万传:“﹝ 万 ﹞工言论,善属文,敍 渔父 、 屈原 、 季主 、 贾谊 、 楚老 、 龚胜 、 孙登 、 嵇康 四隐四显为《八贤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