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馀晖(餘暉)  拼音:yú huī
夕照。《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
《漢語大詞典》:时暮(時暮)
日暮。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既艷溢於时暮,方炤丽於霜分。” 唐 王勃 《采莲赋》:“悲时暮,愁日曛。”
分類:黄昏
《漢語大詞典》:近晚
傍晚。 宋 叶适 《送蔡学正》诗:“好溪新涨连天緑,近晚无风亦不波。”
分類:傍晚黄昏
《國語辭典》:下晚  拼音:xià wǎn
近黄昏时。《儒林外史》第一三回:「看看等到下晚,总不来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不料事机不密,到了下晚时候,被言夫人知道了,叫人请了言中丞来大闹。」
分類:黄昏时候
《漢語大詞典》:晚霭(晚靄)
傍晚时的云气。 唐 裴迪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靄多。” 宋 黄庭坚 《书文湖州山水后》:“ 吴 君惠示 文湖州 《晚靄》横卷,观之叹息弥日。”
分類:云气黄昏
《漢語大詞典》:晚气(晚氣)
(1).暮色;日暮时的景象。 南朝 宋 谢庄 《北宅秘园》诗:“夕天霽晚气,轻霞澄暮阴。”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七:“ 下关 车站附近的一带平原, 紫金山 、 狮子山 等一带峰峦,沉默在清冷的晚气中,的确是给人以一种伟大的印象。”
(2).指晚秋的天气。 唐 崔善为 《九月九日》诗:“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漢語大詞典》:迟景(遲景)
指傍晚的日光。 唐 刘禹锡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因君临局看斗智,不觉迟景沉西墙。”
分類:日光黄昏
《漢語大詞典》:垂晚
(1).接近晚年。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翌日君谢丞相,但须逊谢垂晚得禄,切不可一字及科第。”
(2).傍晚。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南北气候》:“余於 乾隆 壬子,始入京师,夏间蚊虫絶少,至 嘉庆 十三、四年六、七月内,每到垂晚,则蚊声如雷矣。”
《漢語大詞典》:昏礼(昏禮)
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墨子·非儒下:“昏礼威仪,如承祭祀。”礼记·郊特牲:“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於异姓,所以附远厚列也。”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伺 璟 家有昏礼,将刺杀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媵娣姪于昏礼,登孙尸于祭祀。”
分類:婚娶黄昏
《漢語大詞典》:昏旭
(1).黄昏和清晨。 唐 李绅 《逾岭峤荒陬抵高要》诗:“百处溪滩异雨晴,四时雷电迷昏旭。” 宋 王禹偁 《济州众等寺新修大殿碑序》:“先是无鐘以警昏旭,乃范金以鸣之。”
(2).以指短时间。 前蜀 杜光庭 《醮名山灵化词》:“未更昏旭,悉已荡餘。中外再寧,寰海称抃。”
《國語辭典》:昏暝  拼音:hūn míng
1.昏暗不明。如:「黄昏时候,日色昏暝。」《太平广记。卷四四七。长孙无忌》:「崔又书飞一符,天地忽尔昏暝,帝及无忌惧而入室,俄闻虚空有兵马声。」
2.傍晚、黄昏。宋。周邦彦〈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词:「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国语辞典》:晚参(晚参)  拼音:wǎn cān
禅宗寺院傍晚时集众上堂念诵修行。《祖庭事苑》卷八:「禅门诘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
《漢語大詞典》:侵晚
入夜,傍晚。《前汉书平话》卷下:“ 吕胥 与太后,侵晚至於 未央宫 ,二人定计。”
分類:入夜黄昏
《國語辭典》:夕暮  拼音:xì mù
傍晚。《文选。张衡。南都赋》:「夕暮言归,其乐难忘。」《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五》:「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分類:傍晚黄昏
《漢語大詞典》:暮程
日暮的旅程。 唐 刘长卿 《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诗:“百里暮程远,孤舟川上迴。” 唐 李频 《南游湘汉寄友人》诗:“向野聊中饭,乘凉探暮程。” 前蜀 韦庄 《解维》诗:“又解征帆落照中,暮程还过 秣陵 东。”
分類:旅程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