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嘴 → 觜嘴”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鸟嘴(鳥嘴)
詈词。犹屁话,臭嘴。《水浒传》第二四回:“听你那兄弟鸟嘴,也不怕别人笑耻。”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美国的真正悲剧》:“你再不闭起你的鸟嘴,我立刻送你到铁笼子里去。” 茅盾 《惊蛰》:“‘你闭着你的鸟嘴!’黄鼠狼跳起来指着苍蝇就破口大骂,‘你是从粪缸里爬出来的,一身臭气,滚你的罢!’”
分類:鸟嘴詈词
《漢語大詞典》:鸟觜(鳥觜)
(1).鸟的嘴。汉书·东方朔传“尻益高者,鹤俛啄也” 唐 颜师古 注:“啄,鸟觜也。” 唐 白居易 《感春》诗:“花房红鸟觜,池浪碧鱼鳞。”
(2).茶名。 唐 薛能 《蜀州送使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鸟觜擷浑牙,精灵胜鏌鋣。” 唐 郑谷 《峡中尝茶》诗:“ 吴 僧漫説鸦山好, 蜀 叟休夸鸟觜香。” 宋 梅尧臣 《志来上人寄示酴醿花并压砖茶有感》诗:“又置新茶采雨前,鸟觜压砖云色弄。”
分類:茶名
《國語辭典》:鸟嘴铳(鳥嘴銃)  拼音:niǎo zuǐ chòng
武器名。使用于明代,管以铜铁铸成,上有枭形,可用以瞄准。装上火药,杀伤力强。见《明史。卷九二。兵志四》。也称为「鸟铳」。
分類:火器
《國語辭典》:鸟喙(鳥喙)  拼音:niǎo huì
鸟嘴,或像鸟嘴的形貌。《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分類:星名鸟嘴
《漢語大詞典》:鸟注(鳥注)
鸟嘴。柳星的别称。属南方朱鸟七宿之一。史记·天官书:“柳为鸟注,主木草。” 司马贞 索隐:“汉书·天文志‘注’作‘喙’。尔雅云:‘鸟喙谓之柳。’ 孙炎 云:‘喙,朱鸟之口,柳其星聚也。’以注为柳星,故主草木。”
《漢語大詞典》:鸟噣(鳥噣)
鸟嘴。《史记·赵世家》:“ 中衍 人面鸟噣,降佐 殷帝大戊 ,及 周 天子。”
分類:鸟嘴
《国语辞典》:喙子  拼音:huì zi
鸟嘴。
分类:鸟嘴
《國語辭典》:钩吻(鉤吻)  拼音:gōu wěn
1.植物名。胡蔓藤科胡蔓藤属,常绿绕缠灌木。产于大陆地区云南、广东、福建一带,印度亦有生产。平滑无毛,树皮栓质。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淡黄色,萼呈卵形,花冠为漏斗状,内面有斑点。蒴果膨大,内含种子。根及叶含剧毒,可治神经痛、气喘、百日咳。也称为「胡蔓藤」、「胡蔓草」、「相思草」、「野葛」。
2.形状钩曲的鸟嘴,如鹰、鹫等的嘴。
《漢語大詞典》:红嘴(紅嘴)
亦作“ 红觜 ”。
(1).红色的鸟嘴。 唐 薛能 《鄜州进白野鹊》:“轻毛迭雪翅开霜,红觜能深练尾长。” 唐 温庭筠 《咏山鸡》:“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2).特指鹦鹉的嘴,用以喻饶舌者。 唐 杜甫 《鹦鹉》诗:“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唐 罗邺 《鹦鹉咏》:“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
《漢語大詞典》:丹觜
红色的鸟嘴。觜,同“ 嘴 ”。 汉 袮衡 《鹦鹉赋》:“紺趾丹觜,緑衣翠衿。”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 陇 鸟悲丹觜, 湘 兰怨紫茎。”
分類:红色鸟嘴
《漢語大詞典》:碓嘴
(1).舂米的杵。末梢略尖如鸟嘴,故名。《西游记》第九五回:“却説那妖精见事不谐……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 行者 。”
(2).指鸟雀。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湛湛青天不可欺,两个碓嘴拨天飞。”
《漢語大詞典》:钩喙(鉤喙)
尖曲的鸟嘴。史记·楚世家“射噣鸟於东海” 唐 司马贞 索隐:“噣音昼,谓大鸟之有鉤喙者。”
分類:鸟嘴
《漢語大詞典》:鸟注(鳥注)
鸟嘴。柳星的别称。属南方朱鸟七宿之一。史记·天官书:“柳为鸟注,主木草。” 司马贞 索隐:“汉书·天文志‘注’作‘喙’。尔雅云:‘鸟喙谓之柳。’ 孙炎 云:‘喙,朱鸟之口,柳其星聚也。’以注为柳星,故主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