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万里城边饮马


《乐府诗集》卷三十八〈相和歌辞·瑟调曲·饮马长城窟行〉
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郦道元《水经注》曰:「始皇二十四年,使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东暨辽海,西并阴山,凡万馀里。民怨劳苦,故杨泉《物理论》曰:『秦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其冤痛如此。今白道南谷口有长城,自城北出有高,傍有土穴出泉,挹之不穷。歌录云:『饮马长城窟,』信非虚言也。」《乐府解题》曰:「古词,伤良人游荡不归,或云蔡邕之辞。若魏陈琳辞云:『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则言秦人苦长城之役也。」《广题》曰:「长城南有溪,上有土窟,窟中泉流。汉时将士征塞北,皆饮马此水也。按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武灵王之所筑也。其山中断,望之若双阙,所谓高阙者焉。」《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饮马行》,今不歌。』」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277~
「饮马长城窟行。」唐·李善注引郦善长《水经》曰:「余至长城,其下往往有泉窟,可饮马。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信不虚也。然长城蒙恬所筑也,言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思之,故为长城窟行。」音义曰:「行,曲也。」
典故

《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子北,师次于郔。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

例句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吴融 金桥感事

《國語辭典》:饮马(飲馬)  拼音:yìn mǎ
使马饮水。《左传。宣公十二年》:「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之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