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色飞(色飛)
(1).神彩飞扬。得意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宫闱·万贵妃:“ 万氏 丰艷有肌,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上每顾之,輒为色飞。”
(2).光彩照射。 明 王世贞 《说部·短长上》:“臣少尝见之(指 周 鼎),错彩如缕,而色飞九州之山川。”
《漢語大詞典》:爽飒(爽颯)
(1).飞扬貌。 明 刘基 《重用韵答严上人》:“尘埃爽颯枯蓬鬢,霜露凄凉破衲衣。”
(2).劲捷貌。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 段功 :(匆促向树下走去,甚为爽飒)王子,我 段功 来接你下来!”
(3).苍劲貌。 明 刘基 《题赵学士松图》诗:“蜿蜒不上霄汉去,爽颯长留烟雨浓。”
《国语辞典》:飞砾(飞砾)  拼音:fēi lì
飞扬的砂石。晋。张协〈七命〉:「冲飙发而回日,飞砾起而洒天。」
《漢語大詞典》:流飞(流飛)
流动飞扬。太平广记卷三八二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程道惠》:“ 道惠 将入门,置向铜物门外树上,光明舒散,流飞属天,良久还小,奄尔而灭。”
分類:流动飞扬
《漢語大詞典》:飘漾(飄漾)
随风摆动或飞扬。 丁玲 《三日杂记》:“已经有炊烟在这村庄上飘漾,几只狗跑出来朝我们狂吠。”
《漢語大詞典》:掀然
高举貌;飞扬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陈导:“宅内掀然火起,凡所财物悉尽。”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有一白凤雏,长三尺许,自窠而堕,未及於地,即掀然出户,望西南冲天而去。” 元 张宇 《闲述》诗:“解作时文一二篇,胸中意气已掀然。”
《國語辭典》:土雨  拼音:tǔ yǔ
指飞扬的尘土。《董西厢》卷二:「尘蔽了青天,旗遮了红日,满空纷纷土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耳边厢金鼓连天振,征云冉冉,土雨纷纷。」
分類:飞扬尘土
《漢語大詞典》:英尘(英塵)
犹言贤踪。尘,飞扬的埃土,引申为踪迹或流风馀韵。 晋 皇甫谧 《释劝》:“翻然景曜,杂沓英尘。”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二:“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漢語大詞典》:幡纚
亦作“ 幡洒 ”。 飞扬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垂条扶於,落英幡纚。”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晏 曰:“幡纚,飞扬貌。”镜花缘第八八回:“夫落英幡洒,则沉墨之非固也;嘉卉灌丛,则苴槖之所赋也。”
分類:飞扬
《漢語大詞典》:浮壒
飞扬的灰尘。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兼寄李苏州》:“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
分類:飞扬灰尘
《漢語大詞典》:浮响(浮響)
谓响声飞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白沙细石,状如凝雪。石溜湍波,浮响无輟。”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含华相照,轻云薄雾。朗然自戢,鸣鐘浮响。”
分類:响声飞扬
《漢語大詞典》:飘姚(飄姚)
飘荡,飞扬。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的容与以猗靡兮,縹飘姚虖愈庄。”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言夫人之颜色的然盛美,虽在风中縹姚,愈益端严也。”
分類:飘荡飞扬
《漢語大詞典》:色舞
神色飞扬。形容喜悦或得意的神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一二狂放躁进之士,谈革命而色舞者,亦不知革命者也。”
《國語辭典》:茷茷  拼音:fá fá
整齐有法度的样子。《诗经。鲁颂。泮水》:「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分類:严整飞扬
《漢語大詞典》:坌并(坌並)
亦作“ 坌并 ”。亦作“ 坌併 ”。
(1).犹言纷至沓来。宋史·食货志上三:“文移坌併,事目繁伙,不能检察。”按,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三年引此文“併”作“并”。
(2).飞扬洒落。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诗:“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并緇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