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屦(黄屨)
指古代帝王及王后所穿的黄色的鞋子。周礼·天官·屦人“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 汉 郑玄 注:“凡屨之饰,如绣次也。黄屨白饰,白屨黑饰,黑屨青饰。”
《漢語大詞典》:功屦(功屨)
古代再命以上的贵族所穿的鞋子。作工略粗于命屦。周礼·天官·屦人:“辨外内命夫命妇之命屨、功屨、散屨。” 郑玄 注:“功屨,次命屨,於孤卿大夫,则白屨、黑屨,九嬪内子亦然。世妇命妇以黑屨为功屨。” 孙诒让 正义:“命屨人工最精,功屨次於命屨,故微麤,次命屨谓降一等也。”
《漢語大詞典》:雕舄
装饰考究的鞋子。 南朝 梁 江淹 《让太傅扬州牧表》:“文剑雕舄,礼殊轩殿。”
《漢語大詞典》:棉鞋
絮有棉花的鞋子。用以保暖。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已经把眼镜摘下,头上戴着狗皮帽子,蓝布棉袍和青布深脸棉鞋都是从估衣铺买来的。”
《漢語大詞典》:龙舄(龍舄)
绣龙的鞋子。 晋 周处 《阳羡风土记》:“衣美爽之轻裘,躡光华之龙舄。”
分類:绣龙鞋子
《漢語大詞典》:弃靸(棄靸)
被丢弃的鞋子。喻轻微之物。靸,鞋的一种。 唐 皮日休 《二游诗》之二:“歘尔解其綬,遗之如弃靸。”参见“ 弃若敝屣 ”。
《國語辭典》:弃若敝屣(棄若敝屣)  拼音:qì ruò bì xǐ
敝屣,破鞋。「弃若敝屣」指像扔掉破鞋一样的抛弃。语本《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后用以比喻一点都不可惜。如:「我向来淡泊名利,对于地位权势弃若敝屣。」
《國語辭典》:跂蹻  拼音:qí jué
木制或草编的鞋子。《庄子。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漢語大詞典》:皂舄
黑鞋子。元史·舆服志二:“牛宿旗,青质,赤火焰脚,画神人,牛首,皂襴,黄裳,皂舃。”
分類:鞋子
《國語辭典》:章甫荐履(章甫薦履)  拼音:zhāng fǔ jiàn lǚ
章甫,古代的礼冠。履,鞋子。章甫荐履指把戴在头上的帽子,垫在鞋子下面。比喻行事颠倒,是非不分。《文选。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漢語大詞典》:无忧履(無憂履)
古时帝王所穿的鞋子。《三国志平话》卷二:“﹝ 司马仲相 ﹞见一人托定金凤盘,内放着六般物件,是平天冠、袞龙服、无忧履、白玉圭、玉束带、誓剑。”《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却説 阮小七 杀入内苑深宫裡面,搜出一箱,却是 方腊 伪造的平天冠、袞龙袍……无忧履。”
《漢語大詞典》:穗屦(繐屨)
居丧时所穿的鞋子。仪礼·士冠礼:“不屨繐屨。” 郑玄 注:“繐屨,丧屨也。”
分類:居丧鞋子
《漢語大詞典》:特大号(特大號)
(1).篇幅比通常大得多的一期刊物。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译文》已复刊。《远方》全部登在第一本特大号里。” 巴金 《关于〈神·鬼·人〉》:“《东京狱中一日记》,打算发表在一九三五年七月出版的《文学》特大号上。”
(2).指尺码特别大的衣服、鞋子等。
《漢語大詞典》:遗簪坠舄(遺簪墜舄)
指遗落在地的簪子鞋子。 清 于庆元 《涂泥逃妇叹》:“十步九倒足趦趄,遗簪坠舄满路隅。”亦作“ 遗簪弃舄 ”。 清 杨潮观 《寇莱公思亲罢宴》:“还只是含悲向,他抛我,似遗簪弃舄;你怜我,知物在人亡。”
《漢語大詞典》:衣弊履穿
衣服破败,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君将掘君之偶钱,发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亦作“ 衣敝履空 ”。汉书·鲍宣传:“ 唐尊 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歷遗公卿,被虚伪名。” 颜师古 注:“著敝衣躡空履也。空,穿也。”
《漢語大詞典》:鞋套
一种形似鞋靿,覆盖在鞋子或靴子上面的套子,用于防护或保温。 安柯钦夫 《在冬天的牧场上》:“从她翻毛的‘达哈’下面露出油亮的牛皮马靴,外面是翻毛的山羊皮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