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方颐(方頤)
方形的面颊。古人以为贵相。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时 权 年十五”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 坚 异之,以为有贵象。”南史·梁纪下·简文帝:“﹝帝﹞器宇宽弘,未尝见喜愠色,尊严若神,方颐丰下,鬚鬢如画。”南史·梁纪下·乐蔼传:“﹝ 蔼 ﹞方颐隆準,举动醖藉。”
《漢語大詞典》:辅颊(輔頰)
上颔与面颊。泛指面颊。明史·忠义传一·郁采:“ 采 駡不輟,贼碎其辅颊而死。”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虽鎗伤辅颊,血渍重襟,犹能裹创巡营。” 章炳麟 《訄书·消极》:“言谈者寧无佗语,而颂説变革,不去於辅颊,如何其自忘邪?”
分類:面颊
《漢語大詞典》:花腮
亦作“ 花腮 ”。 形容美丽的面颊。 唐 白居易 《简简吟》:“ 苏 家小女名 简简 ,芙蓉花顋柳叶眼。”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花气酒香清廝酿,花腮酒面红相同。”
《國語辭典》:颊辅(頰輔)  拼音:jiá fǔ
面颊。宋。黄庭坚〈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大儿胜衣冠,小儿丰颊辅。」
《国语辞典》:交面  拼音:jiāo miàn
交,纵横交错。交面形容布满面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
《国语辞典》:羞靥(羞靥)  拼音:xiū yè
形容害羞时面颊泛红。如:「妳羞靥的样子很可爱。」
《漢語大詞典》:钿窝(鈿窩)
(1).指女子面颊贴花钿的地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不忍见,盈盈地粉泪,淹损鈿窝。” 凌景埏 校注:“指女子面颊贴花鈿的地方。” 元 于伯渊 《点绛唇》套曲:“柳情花意媚东风,鈿窝儿里粘晓翠。腮斗儿上晕春红。”
(2).衣上饰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将指尖儿,轻轻的贴了鈿窝。” 王季思 校注:“鈿窝,当即鈿窠。鈿窠,衣上饰品,见元史·舆服志。”
《漢語大詞典》:靥黄(靨黄)
指古代妇女在面颊上点搽黄粉,作为一种妆饰。 唐 李贺 《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靨黄。” 王琦 汇解:“酉阳杂俎:‘近代妆,近靨如射月,曰黄星靨。靨鈿之名,盖自 吴 孙和 邓夫人 也。’事物纪原:‘妇人妆喜作粉靨如月形,如钱样,或以朱若胭脂点。’”
《漢語大詞典》:贯颐(貫頤)
亦作“ 贯顊 ”。 穿通面颊。韩非子·喻老:“ 白公胜 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鋭贯顊,血流至於地而不知。” 王先慎 集解引 顾广圻 曰:“《淮南子·道应训》《列子·説符篇》作‘罢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贯颐’。按,顊即颐字之别体也。”《战国策·韩策一》:“ 秦 带甲百餘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 鲍彪 注:“贯人之颐。”一说,为捧住面颊。史记·张仪列传引此文, 司马贞 索隐:“谓两手捧颐而直入敌,言其勇也。”
分類:穿通面颊
《漢語大詞典》:口辅(口輔)
指近口角处。一说即面颊上的酒窝。 茅盾 《诗与散文》一:“玲珑的口辅,便是不语的时候也象有温柔絮语在低低倾诉。” 茅盾 《虹》三:“略方的脸上有一对活泼的眼睛,眉毛不浓,弯弯地微带女性的特征,可是口辅边的两道曲线却具有男性样的可敬而又可畏的气势。”
《國語辭典》:耳光  拼音:ěr guāng
在脸颊上打一巴掌。《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放了一只手,看著和尚脸上,只一拍,打个大耳光。」《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我们少爷今天出去,一定吃了人家两个耳光没有回手,所以那般动怒。」也作「刮子」、「聒子」、「耳刮子」、「耳聒子」、「耳掴子」。
《漢語大詞典》:柳靥(柳靨)
指柳叶。因其形如面颊,故称。 清 陈维嵩 《庆春泽·春阴》词:“年时恰是鶯花候,正黄归柳靨,红入桃心。”
分類:柳叶面颊
《漢語大詞典》:柳颊(柳頰)
指柳叶。因其形如面颊,故称。 唐 刘象 《早春池亭独游》诗之一:“蒲茸纔簇岸,柳颊已遮楼。”
分類:柳叶面颊
《漢語大詞典》:香辅(香輔)
指美貌女子面颊上的微窝。《花月痕》第十四回:“星眸低纈,香辅微开。”
《漢語大詞典》:拨獭(撥獺)
面颊丰满貌。 清 翟灏 通俗编·状貌:“《启颜録》: 甘洽 嘲 王仙客 曰:‘ 王 ,计尔应姓 田 ,为尔面拨獭,抽却尔两边。’拨獭,面肥满貌也。”
分類:面颊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