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5,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春雪
玉雪
似雪
雪色
晴雪
香雪
雪消
雪浪
山雪
雪夜
大雪
雪飞
踏雪
雪深
雪霁
《骈字类编》:春雪
唐 韦应物 横吹曲辞 长安道 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声愁碧霄。
唐 张谓 宴郑伯玙宅 晓风催鸟啭,春雪带花飞。
唐 李绅 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早梅桥 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唐 鲍溶 采葛行 葛丝茸茸春雪体,深涧择泉清处洗。
唐 章孝标 少年行 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
唐 张乔 江楼作 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
唐 方干 赠美人四首 其三 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
唐 韦庄 春陌二首 其一 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
《國語辭典》:玉雪  拼音:yù xuě
1.白雪。宋。杨万里〈送邹元升归安福〉诗:「我昔见子卢溪南,烟如玉雪照晴岚。」
2.形容非常洁白。唐。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
3.比喻高雅洁净。唐。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二首之一:「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分类字锦》:似雪
文天祥 咏羊诗 长髯主簿有佳名,坟首柔毛似雪明。
分类:
《漢語大詞典》:雪色
(1).雪的颜色。 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更临危树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极望一片雪色,浩无边际。”
(2).指白色。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忆尔腰下铁丝箭,射杀林中雪色鹿。”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有一僧,每日在 黼 宅沟中流出雪色饭颗,漉出洗浄晒乾。”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我这万里羁客。”
(3).雪将下时的景象。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冷清清漫天的雪色,镇着死神似的沉寂。”
《漢語大詞典》:晴雪
(1).天晴后的积雪。 唐 钱起 《和王员外晴雪早朝》:“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鸯行。”
(2).诗词中亦用以喻白色之物。 清 陈维嵩 《百字令·庚申长安闰中秋》词:“再泻金波,重悬晶饼,分外铺晴雪。” 清 陈维嵩 《念奴娇·题刘震修小像即次原韵》词:“中秋近矣,人间万顷晴雪。”此比喻月光。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此比喻白发。
《漢語大詞典》:香雪
(1).指白色的花。 唐 韩偓 《和吴子华侍郎令狐昭化舍人叹白菊衰谢之绝次用本韵》:“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宋 苏轼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诗:“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金 李好复 《雨中与客饮》诗:“暖风落絮飘香雪,小雨沾花湿梦云。”
(2).指梅花。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湖壖杂记》: 湖墅 有三胜地, 西溪 之梅名曰香雪。” 清 龚自珍 《虞美人·陆丈秀农杜绝人事移居城东之一粟庵暇日以绿绡梅花帐额索书因题词其上》词:“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濛濛香雪一千枝。”
(3).比喻妇女用的花粉。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骈字类编》:雪消
唐 许浑 凌歊台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唐 皮日休 松江早春 松陵清净雪消初,见底新安恐未如。
唐 可止 山居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
《漢語大詞典》:雪浪
(1).白色浪花。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峯雪浪堆。”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邓中夏 《过洞庭》诗:“莽莽 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2).指鲜白的茶水。 宋 黄庭坚 《西江月·茶》词:“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茶》词:“消滞思,解尘烦,金甌雪浪翻。”
(3).扬起的积雪。 碧野 《在风雪边境的路上》:“六匹马掀起一阵阵雪浪,急急地在山间前进。”
(4).指雪浪石。 宋 苏轼 《雪浪石》诗:“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公不见雷斧痕。” 金 元好问 《云峡》诗:“ 中山 雪浪空影像, 长安 鸚鵡犹紈綺。”
《骈字类编》:山雪
唐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 昼寝不知山雪积,春游应趁夜潮归。
唐 郑谷 寄题方干处士 山雪照湖水,漾舟湖畔归。
唐 李中 访龙光智谦上人 相留看山雪,尽日论风骚。
《骈字类编》:雪夜
唐 皇甫曾 早朝日寄所知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
唐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 偃月岭 几回雪夜寒光积,直似金光照户庭。
唐 周贺 寄宁海李明府 故疾梅天发,新诗雪夜成。
分类:雪夜
《國語辭典》:大雪  拼音:dà xuě
1.降很大的雪。《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夏城郎书不时也。」唐。杜甫〈舟中夜雪有怀卢十侍御弟〉诗:「朔风吹桂水,大雪夜纷纷。」
2.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十二月七日或八日。
《骈字类编》:雪飞(雪飞)
魏徵道观内柏树赋冰凝无际雪飞千里叹朱子梅花赋月漏微明雪飞满空扬子欣然而 曰举世皆浊滕六独清举世皆暗望舒独明甫伍辑之柳花赋垂柯叶而云布扬零草而雪飞 杜 白黑二鹰诗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雪又寄上汉中王诗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飞欲 张祜歌诗雪飞红烬影珠贯碧云声下袁桷思南湖诗见云度
《漢語大詞典》:踏雪
亦作“蹋雪”。 谓在雪地行走。亦指赏雪。 唐 孟郊 《寒溪》诗:“晓饮一杯酒,踏雪过青溪。” 元 萨都剌 《题茅山梅石道士卷》诗:“道人鹤氅颠倒披,芒鞋踏雪夜深归。” 清 邵长蘅 《雪后登滕王阁放歌》:“夜深蹋雪还上来,挥手寒窓招海月。”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 安老爷 却又因那驴儿生得神骏,便合 九公 要了,作为日后自己踏雪看山的代步。” 许杰 《忆王以仁》:“每当雪月交辉的静夜,独自踏雪夜游。”
《国语辞典》:雪深  拼音:xuě shēn
在暴风雪时或风雪过后所量得地面积雪的厚度。
《骈字类编》:雪霁(雪霁)
唐 司空图 省试 粉闱深锁唱同人,正是终南雪霁春。
唐 皎然 晨登乐游原望终南积雪 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元 元淮 人日书怀 郊原雪霁东风软,篱落梅残碧玉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