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趫健
(1).敏捷强健。 宋 陆游 《南唐书·陈诲传》:“生数月,趫健能驰走。” 明 宋濂 《于指挥墓志铭》:“君乃集诸少年趫健者,列为队伍,朝暮教以击刺之法。” 清 戴名世 《书许翁事》:“尝与余登高山驰马,直腾廻翔,上下趫健如少壮,见者不知其为七十餘人也。”
(2).形容曲调节奏紧凑、音声雄壮。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其音调起伏顿挫,独为趫健,似别出一格。”
《漢語大詞典》:鱼鹏化(魚鵬化)
典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后以“鱼鹏化”形容空间之广阔,气势之雄壮。 唐 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诗之三:“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漢語大詞典》:洪壮(洪壯)
(1).高大健壮。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魏淑:“州城将有 魏淑 者,肤体洪壮。”
(2).洪亮雄壮。 曹禺 《日出》第四幕:“砸夯的工人们高亢而洪壮地合唱着‘轴号’。”
《漢語大詞典》:顿壮(頓壯)
顿挫而雄壮。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晋 钮滔 母 孙氏 《箜篌赋》:“或冉弱以飘沉,或顿壮以抑扬。”
分類:顿挫雄壮
《漢語大詞典》:佶傈
慓悍雄壮貌。 唐 李商隐 《骄儿诗》:“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分類:剽悍雄壮
《漢語大詞典》:舞凤飞龙(舞鳳飛龍)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锈裹山川。”
《國語辭典》:铁马金戈(鐵馬金戈)  拼音:tiě mǎ jīn gē
本形容军士的雄壮威武。后比喻战争和戎马生涯。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共敌军擂鼓鸣啰,谁不怕俺弟兄三个。」也作「金戈铁马」。
《國語辭典》:金戈铁马(金戈鐵馬)  拼音:jīn gē tiě mǎ
1.形容战士的雄壮英姿。宋。辛弃疾 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明。无名氏《鸣凤记》第二一出:「貔貅百万雄骁,雄骁;辕门号令声高,声高;金戈铁马出王朝。」
2.比喻战事。《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传。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也作「铁马金戈」。
《漢語大詞典》:挺胸突肚
挺起肚皮。例如:骑马放牧者挺胸突肚到了酒吧间。
突:凸出。形容威武雄壮而傲慢的样子。例如:早进来了怒目横眉、挺胸突肚的一群人。
亦作“插胸叠肚”
《国语辞典》:气势如虹(气势如虹)  拼音:qì shì rú hóng
形容气势雄壮,直达天际。如:「我三军齐心协力,气势如虹,一举歼灭敌人。」
《国语辞典》:虎体狼腰(虎体狼腰)  拼音:hǔ tǐ láng yāo
形容人雄壮威猛,气概轩昂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五回:「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
《国语辞典》:虎虎生风(虎虎生风)  拼音:hǔ hǔ shēng fēng
形容雄壮威武,气势非凡。如:「瞧他挥棒的样子,虎虎生风,真不愧是全垒打王。」
《国语辞典》:赳赳雄风(赳赳雄风)  拼音:jiū jiū xióng fēng
雄壮威武的气概。如:「两年的兵役,锻鍊出他的赳赳雄风。」
《国语辞典》: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长风破万里浪)  拼音:chéng cháng fēng pò wàn lǐ làng
长风,自远处刮来强劲的风。乘长风破万里浪比喻人志气豪迈雄壮,不畏艰难。《南史。卷三七。宗悫传》:「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国语辞典》:壮气吞牛(壮气吞牛)  拼音:zhuàng qì tūn niú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明。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出:「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国语辞典》:壮心不已(壮心不已)  拼音:zhuàng xīn bù yǐ
雄壮豪迈的志向并未消失。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