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通险畅机(通險暢機)
使险要之地畅通无阻。 郑观应 《上晋抚胡蕲生中丞条陈》:“考 晋 代 之间地居中,北有 井陘 之险,多陵谷之阻……今欲通险畅机,诚非火车铁路不为功。”
《漢語大詞典》:岩固(巖固)
险要而坚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祁山 在嶓冢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巖固,昔 诸葛亮 攻 祁山 ,即斯城也。”
分類:险要坚固
《國語辭典》: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拼音: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比喻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唐。李白 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作「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漢語大詞典》:一夫荷戟,千人莫当(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晋书·羊祜传:“ 蜀 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漢語大詞典》:崄阨(嶮阨)
亦作“ 嶮阸 ”。 险要;险阻。释名·释州国:“ 益州 。益,阨也,所在之地嶮阨也。”后汉书·陈蕃传论:“驱驰嶮阸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
分類:险要险阻
《漢語大詞典》:险战(險戰)
险要之地的战斗。六韬·均兵:“险战之法,一车当步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
《国语辞典》:山河襟带(山河襟带)  拼音:shān hé jīn dài
比喻山河形势险要,如同人衣服上的襟带。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诗:「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国语辞典》:负嵎顽抗(负嵎顽抗)  拼音:fù yú wán kàng
依恃险要的地势,做顽强的抵抗。比喻凭藉某种条件,而顽强抵抗。语本《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如:「困守在屋子里的枪击要犯,虽负嵎顽抗,仍难逃被捕的命运。」
《国语辞典》:襟山带河(襟山带河)  拼音:jīn shān dài hé
山川屏障环绕。形容形势险要的地方。如:「这要塞襟山带河,易守难攻。」
《国语辞典》:咽喉要路  拼音:yān hóu yào lù
比喻地势最险要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三○回:「曹营内见袁军堆筑土山,欲待出去冲突,被审配弓弩手当住咽喉要路,不能前进。」
《国语辞典》:长江天堑(长江天堑)  拼音:cháng jiāng tiān qiàn
长江的形势险要,有如天然的堑沟。《南史。卷七七。恩倖传。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
《漢語大詞典》:阻山带河(阻山帶河)
靠山环河。谓形势险要。汉书·项籍传:“ 秦 民失望,於是 韩生 説 羽 曰:‘ 关中 阻山带 河 ,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
《漢語大詞典》:扼襟控咽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宋 周邦彦 《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漢語大詞典》:阸限
险要阻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今 平阳 阳平县 北一十里,有故 莘亭 ,道阸限蹊要,自 卫 适 齐 之道也。”
分類:险要阻塞
《國語辭典》:虎踞龙盘(虎踞龍盤)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势周旋,形曲折,虎踞龙盘仙子宫。」